1 / 4
文档名称:

传染病的中西医防治.docx

格式:docx   大小:16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传染病的中西医防治.docx

上传人:guoxiachuanyue011 2022/7/6 文件大小:1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传染病的中西医防治.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常见传染病的中西医防治
一、认识传染病,是由某种特殊病原体(如病毒、细菌等)引起,具有传染性的一类疾病。历史上,由于瘟疫传染病的不断发生和流行,中医学在反复医疗实践和学术争鸣中不断认识其病源。“瘟疫”与“伤寒”、“温病”同是外感病《传染病防治法》已公布,其中明确指出“国家发展现代医学和中医药等传统医学,支持和鼓励开展传染病防治的科学研究,提高传染病防治的科学技术水平”,同样对中医药医、教、研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我们不能停留在中医药防治传染病“古已有之”、“经验丰富”,而要研究新情况,要在继承传统学术基础上,应有所创新发挥,作出新贡献。如重新认识“邪正相争”疾病发生、发展变化及其转变规律;研究“皮毛、腠理、气血津液”与“人体非特异性、特异性免疫防卫系统”免疫原理;研究运用中医药方法(包括针灸等)防治某些病毒性疾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等等。
2009年3月,墨西哥爆发“人感染猪流感”疫情,造***员死亡。4月30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宣布将流感大流行警告级别提高为5级。经过科学家们研究发现,此次疫情的病原为变异后的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该病毒包含有猪流感、禽流感和人流感3种流感病毒的基因序列,可以在人间传播。WHO初始将此次流感疫情称为“人感染猪流感”,但随着对疫情性质的深入了解,现已将其重新命名为“甲型H1N1流感”。我国卫生部于4月30日宣布将其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并按照甲类传染病采取预防和控制措施。
根据目前所掌握的材料,本次发生的甲型H1N1流感是由变异后的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该病的主要传染源为甲型H1N1流感病人。虽然猪体内已经发现了这种流感病毒,但是目前尚无根据表明动物为传染源。
该病可以通过飞沫、气溶胶一一凡分散介质为气体的胶体物质称为“气溶胶”,如日常生活中的烟尘、微粒、花粉、煤油燃烧后的灰沫等,可以作为病原体传播的媒介一一通过口腔、鼻腔、眼睛等粘膜处直接接触或间接接触传播。接触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体液和被病毒感染的物品有可能造成传染。病毒对乙醇、碘伏、碘酊敏感,对热敏感,56度加热30分钟即可灭活。
它的临床变现为流感样症状,主要症状包括发热、流涕、鼻塞、咽痛、咳嗽、头疼、肌肉疼、乏力、呕吐和(或)腹泻。可发生肺炎等并发症。少数病例病情进展迅速,出现呼吸衰竭,多脏器功能不全或衰竭而导致死亡。
这种病怎么来预防呢?如果能做好四个方面即可,即生活起居、饮食调护、药物预防以及锦囊妙计,就能对这种新型流感起到很好的预防作用。具体来讲包括
一、生活起居预防重点提示四点内容
(一)“虚邪贼风,避之有时”一一在气温变化快的季节要特别注意及时增减衣物,使身体迅速适应寒温的变化。
(二)“食饮有节”一一做到饮食要适时,适量、适温,少进刺激之品,多吃新鲜的水果蔬菜,保证营养充足。
(三)“起居有常”一一保持有规律的作息,多运动,充足睡眠,保持身体的活力。
(四)“精神内守,病安从来”一一保持乐观心态,保持心态平衡,不要恐慌,不必过度担心,因为中医说“怒则气下,惊则气乱”,如果对流感产生恐惧之心反而使气机逆乱,更易招致外感。
以上4点体现的是中医“治未病”思想和养生的特色。中医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指出培养人体正气,使正气充盛是预防疾病的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