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商业案例分析《“双汇瘦肉精事件”与企业危机公关》摘要: 3月 15 日适逢消费者权益保护日,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播出了一期《“健美猪”真相》的特别节目, 对饲喂有“瘦肉精”的生猪流入济源双汇食品有限公司进行了报道, 消息便以病毒传播似的速度刮遍了大江南北, 给双汇集团造成了巨大损失, 估计全部直接和间接损失将会超过 100 亿元, 甚至可能接近 200 亿元, 更重要的是双汇苦苦建立起来的品牌毁于一旦。金钱损失不过是皮肉之伤, 休养几日便可康复, 品牌根基的动摇将会是致命内伤, 稍有不慎就会成为第二个“三鹿”。危机当前, 如何能够消除负面影响、恢复形象、重塑品牌成为头等大事! 本文将从双汇集团应对危机的具体措施来分析企业的危机公关活动,并借以提出自己的建议。团队名称:至诚至信,大义参天联系人:李* 2010 年 11月 12日星期五关键词:双汇、瘦肉精、危机公关、管理、 5S 原则目录: 第一部分:双汇集团简介 2 第二部分:双汇瘦肉精事件成因分析 6 一、组织内部环境因素 7 二、组织外部环境因素 9 第三部分:危机公关应对原则 11 一、承担责任原则( shouldering the matter ) 12 二、真诚沟通原则( sincerity ) 13 三、速度第一原则( speed ) 13 四、系统运作原则( system ) 15 五、权威证实原则( standard ) 15 第四部分:总结 16 第五部分:附录 18 附录一:双汇集团声明(一) 19 附录二:双汇集团声明(二) 20 第一部分:双汇集团简介双汇集团是以肉类加工为主的大型食品集团,总部位于河南省漯河市。目前, 总资产 60 多亿元, 员工 50000 人, 年屠宰生猪 1500 万头, 年产肉制品 100 多万吨,是中国最大的肉类加工基地,在 2010 年中国企业 500 强排序中列 88 位。企业品牌简介企业精神: 双汇集团始终坚持围绕“农”字做文章,围绕肉类加工上项目, 依靠“优质、高效、拼搏、创新、敬业、诚信”的企业精神, 不断进行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市场创新, 企业实现了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从 80 年代中期,企业年销售收入不足 1000 万元,到 2007 年突破 300 亿元大关, 2008 年更是取得了 350 亿元的销售业绩。销售市场: 双汇集团是跨区域、跨国经营的大型食品集团,在全国 12 个省市建有现代化的肉类加工基地和配套产业,在 31 个省市建有 200 多个销售分公司和现代化的物流配送中心,每天有 6000 多吨产品通过完善的供应链配送到全国各地。双汇集团在日本、新加坡、韩国、菲律宾等国建立办事机构, 开拓海外市场, 每年进出口贸易额 2 亿美元。经营思想: 双汇集团坚持用大工业的思路发展现代肉类工业,先后投资 40 多亿元,从发达国家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 3000 多台套,高起点、上规模、高速度、高效益建设工业基地, 形成了以屠宰和肉制品加工业为主, 养殖业、饲料业、屠宰业、肉制品加工业、化工包装、彩色印刷、物流配送、商业外贸等主业突出、行业配套的产业群。开创中国名牌: 双汇集团坚持自主创新, 打造创新型企业, 双汇拥有国家级的技术中心、国家认可实验室和博士后工作站, 建立有高素质的产品研发队伍。围绕消费转型和产业升级, 进行中式产品的改造、西式产品的引进、屠宰行业的精深加工, 做出了 200 多种冷鲜肉、 400 多种调理制品、 600 多种肉制品的产品群, 满足不同消费需求。双汇肉制品是“中国名牌”, 双汇集团是国家质检总局授予的“国家质量管理卓越企业”。双汇集团坚持用现代物流业改造传统的屠宰业,率先把冷鲜肉的“冷链生产、冷链配送、冷链销售、连锁经营”模式引入国内, 大力推广冷鲜肉的品牌化经营,实现热鲜肉、冷冻肉向冷鲜肉转变, 传统销售向连锁经营转变, 改变传统的“沿街串巷、设摊卖肉”旧模式, 结束了中国卖肉没有品牌的历史, 引导了行业的发展方向, 双汇开创中国肉类品牌。管控模式: 双汇集团实施集团化管控模式, 按照产业布局和发展需要, 建立鲜冻品事业部、肉制品事业部、化工包装事业部、养殖事业部等,推行目标管理、预算管理、标准化管理、供应链管理、质量管理和企业的信息化。企业先后通过 ISO9000 、 ISO14001 、 P 等体系认证, 实施标准化管理、产业化经营、信息化控制。双汇集团是国家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 每年消化 3000 万头生猪、 50 万头活牛、 20 多万吨鸡肉、 5 万吨鸡蛋、 5 万吨植物蛋白,通过养殖业年转化粮食 800 多万吨, 带动周边养殖业、饲料业、屠宰加工业实现产值 400 多亿元, 间接为 150 多万农民提供了就业。“十一五”, 双汇集团发展目标是进一步“做大、做强、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