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与护理.doc

格式:doc   大小:50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与护理.doc

上传人:小博士 2017/6/8 文件大小:5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与护理.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与护理【关键词】肾病综合征; ,,, 中西医结合; ,,, 治疗; ,,, 护理肾病综合征是肾小球疾病中的一组临床症状,临床上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其原始病变发生在肾小球。当前肾病综合征的治疗及护理旨在控制免疫炎症的发生和进展,改善肾小球滤过功能,减少尿蛋白,防止并发症,阻止或延缓肾功能恶化。主要应用糖皮质激素的免疫抑制药治疗,但因长期使用可出现感染、继发性糖尿病、骨质疏松、骨髓抑制等副作用, 单纯中医药治疗肾病综合征疗效慢,且效果不确定,而中药对降低尿蛋白,降脂,减轻并消除水肿,缓解西药如激素、细胞毒性药物的副作用,有较好的疗效。笔者对 36 例肾病综合征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同时,配合正确的护理,其临床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 36 例均为我院 200007~200506 的住院病人,男 26 例,女 10 例;年龄 21~60 岁,病程 6~24 个月。中医辨证分型:脾肾阳虚 20 例,气阴两虚 8 例,水湿浸*** 6 例,肾气不足 2 例。 诊断标准肾病综合征[ 1 ]: ①尿蛋白超过 g/d ;②血浆白蛋白低于 30 g/d ;③水肿; ④血脂升高。其中①②项下为诊断所必需。 36 例均排除过敏性紫瘢、乙肝相关性肾小球肾炎、系统性红斑狼疮肾炎、糖尿病肾病等引起的继发性肾病综合征。 中医辨证标准①脾肾阳虚型:肢体或全身明显浮肿,形寒肢冷,面色白,舌质淡,苔白腻或白滑,脉沉弱。②气阴两虚:四肢或全身浮肿,气少乏力,神疲,面色白,怕热汗出,五心烦热, 口干、舌红,苔薄黄腻,脉细数。③水湿浸***:全身水肿,身体困重,胸闷、纳呆、苔白腻,舌边有齿痕,脉沉缓。④肾气不足:全身浮肿,腰以下为甚,心悸、气促,腰冷痛酸重,神疲怕冷,面色灰滞,舌质淡胖,苔白,脉沉细。 2 治疗方法 激素的应用①起始足量:用泼尼松 1 mg/ ( kg・d ) 口服 8 周,必要时可延长至 12 周; ②缓慢减药:足量治疗后每 1~2 周减原用量的 10% ;③长期维持:最后以最小剂量 10~20 mg/d 作维持量,再服 6~12 个月或更长。均采用全日量顿服。 中药辅助治疗共分四型,行辨证治疗。 脾肾阳虚温补脾肾,利水消肿。方用真武汤或实用脾饮化裁:薏苡仁、黄芪各 30g ,茯苓、白芍,怀牛膝、党参、泽泻、陈皮、炒三仙各 15g ,甘草、制附子各 10g ,生姜 5g。 气阴两虚益气养阴,利水消肿。方用生脉散合四君子汤加减:黄芪 30g ,党参、白术、枸杞、生地、山药、白芍各 15g ,五味子、甘草各 10g。 水湿浸***利水渗湿,健脾消肿。五苓散加减:薏苡仁、车前子各 30g ,茯苓、泽泻、白术、猪苓、炒三仙、川牛膝各 15g, 生姜 5g。 肾气不足温补肾阳,利水消肿。《金匮》肾气丸加减:熟地、山药、丹皮、泽泻、茯苓、怀牛膝、白术、党参各 15g ,山茱萸、桂枝、制附子各 10g 。在每个证型中,均加入益母草 30g ,丹参 15g ,麻黄 10g ,大黄 6g (后下)。以上中药均水煎取汁 300 ml,1剂/d, 100 ml 口服, 3次/d。 3 护理 一般护理保持病房安静,通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