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泌尿外科感染与手术切口感染相关性分析及护理.doc

格式:doc   大小:74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泌尿外科感染与手术切口感染相关性分析及护理.doc

上传人:apanghuang36 2017/6/9 文件大小:7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泌尿外科感染与手术切口感染相关性分析及护理.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1 泌尿外科感染与手术切口感染相关性分析及护理[ 中图分类号] R619 ; R47 [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0742 ( 2014 ) 02(c) -0046-02 外科手术是一种有创的治疗手段, 存在发生感染的风险, 由于其解剖特征及其生理特点, 泌尿外科的手术易发生手术部位感染, 而患者一旦感染, 就会影响患者的预后, 延长患者住院时间、增加患者经济负担等。虽然国内很多学者经验性认为泌尿系统感染与手术切口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但分析手术切口发生感染的有关因素, 针对这些因素术前给予患者适当的护理干预, 有助于降低患者手术切口感染发生率, 并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预后[1] 。该研究选取 2010 年3月― 2013 年7 月间在该院行泌尿外科手术患者 135 例作为研究对象, 通过回顾性分析所有对象的泌尿系感染情况及手术切口感染情况, 以期探讨泌尿外科感染与手术切口感染的相关性, 并初步探讨预防患者术后发生感染的护理干预措施, 以期能在处理泌尿外科患者方面提供一定的循证依据。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选取在该院行泌尿外科手术患者 135 例作为研究对象, 术后 1 个月内应观察患者有无感染。对于腔内泌尿外科手术、手术伤口的二期缝合术、儿童睾丸固定手术 2 及其他手术时间<2h 的手术, 除了肾盂成形术和输尿管反流术均不能纳入该研究。 方法术前给予所有患者头孢曲松,术后 4h 补充滴注 1 次,若患者伤口感染严重应适当延长患者的给药时间。采集所有对象用药后的中段尿送检验科微生物室进行细菌培养, 且在缝合手术切口前, 用无菌棉签在所有对象的皮下组织部位进行采样, 而后放置于肉汤琼脂培养基中,在 37℃温箱中培养 48h 。回顾性分析所有对象的泌尿系感染情况及手术切口感染情况。2 结果所有患者中,共有 17 例患者发生术后手术部位感染,感染率为 % ( 17/135 )。这 17 例发生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的患者,共分离病原菌 679 例,详细的病原菌分布情况见表 1。由表 1 可知,分离的病原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 % )和大肠埃希菌( % ) 为主。手术部位发生感染的患者皮下组织采样病原菌检出率高于手术部位未发生感染的患者;手术切口病原菌耐药率高于未发生感染的病原菌耐药率; 发生切口感染的患者术前泌尿系统感染发生率高于未发生切口感染的患者。在这些手术切口发生感染的患者中,有 10例患者并发泌尿系感染, 其中 8 例患者分离的病原菌为葡萄球菌属。 3 讨论外科手术是一种有创的治疗手段,因其患者自身生理特点, 手术切口感染发生率较高, 患者一旦感染会一定程度上影响患者的预后及生存质量。引起手术切口感染的因素很多, 如病原菌数量、毒力、卧床时间及宿主 3 自身的抵抗力[2] 。该研究结果显示, 术后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率为 % ( 17/135 ) ,比文献[3] 报道的 % 略高( 15/128 ), 比文献[4] 报道的 % 略低( 18/121 )。针对发生手术切口感染的因素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 能够降低手术切口感染发生率[5] 。手术切口感染时间多在术后 1 个月内发生,对于异物置入的患者,感染发生时间才有可能为 1 年, 因为该研究所进行的泌尿手术均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