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2
文档名称:

间套作立体种植模式设计.ppt

格式:ppt   大小:1,614KB   页数:3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间套作立体种植模式设计.ppt

上传人:冬梅花 2022/7/7 文件大小:1.58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间套作立体种植模式设计.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Add the author and the accompanying title
《间套作立体种植模式设计》
实验四:高效间套立体种植模式设计
耕作学实验
此文档后面有赠送常用PPT图标,方便大家修订排版编辑
一、实察,但为了能在短暂的观测时间内得出小气候的特征,也可采用定时观测,(2、8、14、20小时四次观测值平均作为日平均值)。以便于和气象台站观测进行比较。
在观测过程中,各处理、各项目、各高度的观测时间都要统一到一个平均时间上。
(3)、测定仪器安置。各测点的仪器安置,应根据仪器要点,参照气象仪器安置的一般要求,高的仪器防在低的仪器北面,并按观测程序安排,仪器间应相互不影响通风和受光。由于间套作条件下,不同行间的小气候也有较大的差异,因而仪器管宜排测在同一行间,安置仪器及观测过程中尽可能保持行间原来自然状态。

(1)使用前观察电表的指针是否指于零点,如有偏移可轻轻调整电表上的机械零螺丝,使指针回到零点的位置。
(2)校正开关”置于“零点”的位置,慢慢调整“粗调”及“细调”两个旋钮,使电表指在零点的位置。
(3)将测杆插在插座上,上端的螺塞压紧使探头密封,“校正开关”旋至“满度”位置,慢慢调整“满度调节”旋钮,使电表针指在满刻度的位置上。
(4)然后再拨动“校正开关”置于“零位”的位置,慢慢调整“零位粗调”和“零位细调”旋钮,使电表指针回到零点位置上。
(5)经以上步骤后,轻轻拉动螺塞,测杆探头露出,即可进行观测。测定时,使测头上的红点面对风向,从电表上读出风速的大小。因风是阵性的,指针左右摆动,所以定出所需测定的时间内读数次数(一般在1--2分钟内读十个数),再取平均数,最后根据所得的平均数查仪器所附的校正曲线,得出被测风速。
(6)在测定若干分钟(10分钟)后必须重复以上(3)、(4)步骤一次,使仪器内的电流得到标准化。
注意事项:
(1)速测定中,无论测杆如何放置(垂直向上、倒置或水平位置),探头上的红点一边必须面对风向,在进行“满度”、“零位”调整时,测杆必须处于向上放置。
(2)测杆引线不能随意加长或缩短,如导线有变动,仪器必须重新校对后方可使用。
(3如果敏感部件—热球上有粉尘,可将探头在无机乙醇中轻轻摆动,去掉粉尘,切不可用刷以及其它用具清洗,以免损坏热球及使热球位置改变,影响测量的准确性。
土壤湿度测定。用取土法或目测法。
4、观测资料的整理
在完成各个测点及观测内容后,首先将多项观测记录进行误差订正和查算,并检查观测记录有无陡升或陡降的现象,找其原因决定取舍,然后计算读数的平均值,最后查算出各气象要素的值。
为了从测点的小气候特征中寻找它们的差异,必须根据实验任务进行各测点资料的比较分析。在资料统计中,对较稳定的要素(如温度或湿度)可用差值法进行统计而对易受偶然因素影响或本身变化不稳定的要素(如光照强度和风速)宜用比值法进行统计。
这样得出的数据既便于说明问题,又利于揭示气象要素本身的变化规律。此外,应根据资料情况用列表法将重点项目反映在图表上。当平行资料不多或时间又不连续的时候用列表法比较适合,但在资料长而时间连续性又显著的情况下,应力求用图示法来反映重要的变化特征。
七、思考题
1、取实测中的时间、测定位置(高度或深度)作出间套作模式,单作条件 一天内的光强变化曲线或模拟方程(列表亦可)空气温度、湿度、土壤湿度、风速的差异。
2、根据测定资料,对单作与间套作复合群体的植株状况与农田小气候作出综合评价。
八、实验报告
赠品(PPT常用图标素材)
工业
图标元素
工业
图标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