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金融学论文 doc.doc

格式:doc   大小:449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金融学论文 doc.doc

上传人:jiqingyong345 2017/6/10 文件大小:44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金融学论文 doc.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学科分类号(二级) 期末论文题目社会融资量作为货币政策中间目标的可行性分析姓名疏腾学号 12020 101 003 院、系经济与管理学院专业政治经济学指导教师薛勇军社会融资量作为货币政策中间目标的可行性分析[ 摘要]: 从介绍货币政策工具出发,分析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探讨了当前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不通畅、调控效果不理想的原因,并提出对当前货币政策选择的建议:短期维持紧缩态势,通过更为精细化的调控手段恢复经济的正常运行并使货币政策逐步回归常态;长期则要确定好合适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货币政策的调控尽量以间接调控为主。[ 关键词]: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信贷控制;中介目标一、前言(一)研究前提目前,中国经济仍然是一个转型经济体,中国货币政策的环境和框架与世界上其他发达国家相比有很大的不同,例如从我国的货币政策包括多个政策目标, 而且货币政策工具包括多个数量与价格工具,而发达国家一般依靠一脸个价格工具来实现一个货币政策目标,这些不同之处不仅仅是因为国家体制的不同,更多的原因在于两者之间处于经济发张的不同阶段,因此,认真分析我国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与框架,从而合理选择货币政策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发展意义。(二)文献综述多年的货币政策实践来看,当前我国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并不通畅,这也导致我国在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和最终目标的选择上都存在着明显的不稳定。例如在中介目标选择上,自1998 年以来我国变直接调控为间接调控,货币供应量正式成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但是这一中介目标几乎从一开始就受到质疑。认为货币供应量不宜作为当时我国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主要原因在于作为中介目标的货币供应量在指标可测性、可控性以及与最终目标的关联上与确立货币供应量为中介目标时的预期都相去甚远。从2001 年至今,尽管货币供应量成为了重要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但是随着直接融资的快速发展,传统的货币供应量统计口径已经无法准确反映经济活动中融资行为,因此 2011 年央行提出监控“社会融资总额”;此外,在紧缩的大背景下,信贷总量控制再次成为了央行货币政策最重要和最有效的手段。在目前的情况下,通胀似乎见顶、经济增速也有所回落的情况下(如图 1),我国的货币政策应该如何选择才能实现它的预期效果呢?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又该如何选择才能客观的反映经济运行状况? 这就涉及目标选择和操作方式选择的问题。当前,全球经济仍然面临着较大的危机,这个时候的货币政策选择关系着中国经济在接下来的周期里能否实现快速稳定的发展,关系着中国在全球经济体系中的重要性能否进一步提高。我国理论界也一直存在着有关货币数量调控和价格调控的争论。刘明志(2006 )、盛松成和吴培新(2008 )等认为,由于我国利率、汇率形成机制尚须完善,金融市场发育不健全,数量型货币调控仍十分必要。而夏斌和廖强(2001 )认为,货币供应量已不宜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秦宛顺、靳云汇和卜永祥( 2002 )发现, 货币数量和短期利率作为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是无差异的。也有学者从完善我国金融市场化运行和货币政策效率的角度论述了价格型货币调控的必要性(如秦海英,2003 ;彭兴韵, 2008 )。图1 2011 年1月-2012 年6月 CPI 指数(%)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二、我国的货币政策选择(一)货币政策的分类及选择根据政策工具和中间目标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