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8
文档名称:

沁阳市城市总体规划.doc

格式:doc   大小:87KB   页数:2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沁阳市城市总体规划.doc

上传人:ttteee8 2022/7/9 文件大小:8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沁阳市城市总体规划.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XX. —1—
刖 B
受沁阳市人民政府委托,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于2002年4月承担了《沁阳市城市 总体规划修编》的任务。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沁阳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项目组(以下简称中规院项目组) 一行于2002年4月4进属京畿重地,秦汉称河内郡,明清高怀庆府,历来 为豫西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商品集散地。1989年撤县设市。2000年底,全市辖6镇 6乡和4个办事处,329个行政村,总人口 4 ,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7 0 0余人, 是河南省人口密度较高的地区之一。
区内交通便利,通讯发达。沁阳地处洛阳、焦作、山西晋城三市相交的中心地带,是河 南省中西部地区交通要道,晋煤南运、东运的咽喉地带,焦(作)枝(城)、(北)京洛(阳)、 郑(州)太(原)、侯(马)月(山)四条铁路穿境而过,太洛、焦克、郑常、新济公路交 汇市区,公路干线达300余公里。区内邮电通讯便捷,已建成程控电话、移动通讯、无线寻 呼等网络,实现了国际国内电话直拨。
(-)地势地貌、水系和气候
沁阳市北部为北部为太行山地,中部和南部为冲积平原。, 。沁河自区域中部自西而东穿越,城市建成区位于区域中心位置,沁河 南侧,地势较为平坦,总体走向为北高南低,一条干渠(总干渠)由西而东自城市南侧穿越 而过。沁河现为季节性河流,平水期基本呈干沽状态,丰水期由于雨水集中,易形成洪水,
1982年出现建国以来最大洪峰,洪峰流量达到4131MVS,超过20年一遇洪水频率,但城 市未受洪涝灾害。总干渠由于上游设闸拦蓄,因此沁阳段总干渠亦成干涸状,目前基本功能 成为沁阳市区的一条排污明渠。城区同时还有几条小型灌渠流经,但也基本无水,成为城市 的排水沟渠。另外,区内尚有蟒河、丹河等河流和逍遥、八一两座中型水库。两座水库由于 库址地质条件等因素,蓄水量甚少。
(-)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
沁阳区内自然资源相对丰富,境内有矿产资源2 0余种,其中铝矶土、白云石、磺石、 钾长石、铁矿、锂矿等储量丰富,是河南省矿藏资源密集区之一。山药、地黄、牛漆、菊花 “四大怀药”已有5 0 0 0多年的栽培史,享誉中外,在国外被誉为“华药”。生姜、烟叶、 大蒜“怀府三辣”久负盛名,远销欧亚。
沁阳位于太行山天然汇水盆地,地下水总储量达1 . 96亿立方米,属华北富水地区之一。
区内名胜古迹众多,有神农坛省级风景名胜区、三圣塔、清真北大寺、失载育纪念馆、 李商隐墓白松岭密猴保护区、丹河峡谷、神仙洞等共8 8处,具有较高旅游开发价值。历史 上文化名人荟萃,唐有诗人李商隐、史学家司马贞,元有科学家许衡,明有科学艺术家失载 育、名宦何璃等。
(三)综合经济实力
沁阳国民经济发展迅速,是河南省确定的1 8个改革、开放、发展特别试点县(市)之 一,也是全国发展乡镇企业百强县(市)之一。近年来综合经济实力迅速提高,2000年, 全市国内生产总值39. 9亿元,比“九五”%,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14: 52: 34 „ 沁阳是全国粮棉高产县(市)及河南省“吨粮”县(市)之一。工业发展势头良好,己形成 了以铝电、化工、冶金、机械、建材、运输、农副产品加工等行业为主的多门类产业结构和 玻璃钢、皮革、造纸机械铝电四大支柱产业,使沁阳在全省
110个市县综合经济实力排序中 位居第11 =
(四)科教发展基础
沁阳目前没有高等教育学府,但中等教育较为发达,私立中小学校的办学方兴未艾,完 全能满足目前城市儿童和青少年接受高中以下文化教育的需要。教学基础比较扎实,但从发 展的眼光看,却没有中等以上专业学校教育的基础,这方面尚有待“开发”。
(五) 人民生活水平
(六) 人口状况
目前全市总人口为44. 6万,
上一版总规的回顾及实施评价
.要点
城市性质:全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省级文化名城,焦作地区中部的商品贸易中 心,以发展轻工、机械工业为主的综合性小城市。
城市规模:规划期末(2000年)8. 5万人。
用地规模:城市建设规划总用地为8. 16平方公里。
城市建设用地发展方向:主要选择向西发展。
用地规划布局:工业尽量靠北布局;
道路交通规划:新区三纵八横共1 1条主次干道,道幅较宽,在旧城区因地制宜有限 度拓宽部分街道。
商业金融用地规划:商业中心选择布置在建设大街和原西大街的交叉口。旧城区则主 要布置传统的商业服务设施。
行政办公用地布局:规划行政办公用地集中在建设大街两侧和怀府路两侧布局。
评价
1991版的总体规划,在当时的社会经济发展条件下,在对社会经济、城市建设各项事 业的评估和预测应该说是有依据的,其在道路网、各功能用地及各项基础设施的配套布局方 面尚算合理。
但是,该规划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