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页脚内容
SJSX6交底记录
交底记录
页脚内容
主要交底内危险区域要有明显标志,要采取防护措施,夜间要设红灯示警。
在操作中,应坚守工作岗位,严禁酒后操作。
特殊工种(电工、焊工、起重及打桩司机和指挥、架子工、各种机动车辆司机等)必须经过有关部门专业培训考试合格发给操作证,方准独立操作。
施工现场禁止穿拖鞋、高跟鞋、赤脚和易滑、带钉的鞋和赤膊操作。
不得擅自拆除施工现场的跨越架、防护设施、安全标志、警告牌、脚手架连接铅丝或连接件。需要拆除时,必须经过加固后经施工负责人同意。
施工现场的洞、坑、漏斗等危险处,应有防护措施并有明显标志。
任何人不准向下、向上乱丢材、物、垃圾、工具等。不准随意开动一切机械。操作时思想要集中不准开玩笑,做私活。
高空作业:从事高空作业的人员,必须身体健康,严禁患有高血压、贫血症、严重心脏病、精神症、癫痫病、深度近视眼在500度以上的人员,以及经医生检查认为不适合高空作业的人员从事高空作业,对从事高空作业的工种人员要每年体检一次。
交底人签名
页脚内容
主要交底内容:
由施工队负责人王克东依据《施工组织设计》及《基础施工作业指导书》、《灌注桩作业指导书》、《基础安全保证措施》、《基础质量保证措施》为施工队进行施工安全技术交底。其中主要内容有:
1、基础浇制工序开始之前,应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混凝土配合比的确定,应保证结构设计所规定的强度等级和施工和易性及坍落度的要求,并应符合合理使用材料、节约水泥的原则。在特殊的条件下,还应符合防水、抗冻等要求。
2、根据最后确定的混凝土施工配合比和搅拌机每次搅拌量,确定每次搅拌所用的砂、石、水、水泥重量、体积,并在搅拌机旁挂牌公布。
3、钢筋由于保管不善或存放过久,而产生铁锈或染上油泥等污物,必须通过钢筋加工或机械方法进行除锈。在除锈过程中,如发现钢筋表面锈班鳞现象严重或钢筋表面有严重的麻坑、斑点伤蚀截面时,应降级使用或剔除不用。但带有颗粒状或片状老锈的钢筋不得使用。
4、钢筋焊接接头应做试验,现场要有焊接合格试验报告单。
5、钢筋焊接通常采用的方法是电弧焊,当采用帮条焊或搭接焊时,应按下列要求进行:
,宜采用双面焊缝。在不能进行双面焊时,也可用单面焊。
、同直径的钢筋制作。如帮条级别与主筋相同时,帮条的直径可比主筋小一个规格。如帮条直径与主筋相同时,帮条钢筋的级别可比主筋低一个级别。
6、为防止基坑挖错位置,在进行基坑操平之前,要再一次进行坑位检查。
,应立即进行校正。
、在灌入混凝土前,必须用经纬仪校正抄平。
7、为了保证混凝土配料的正确,施工中应首先采用重量配料法,就是水泥、砂、石和外加剂按重量计算。称量时的重量偏差不得超过以下规定:①水泥和干燥状态的掺和料:±2%;②砂、石:±5%③水、外加剂的水溶度:±2%。施工时要准确称量砂、石运输推车的装载量,然后根据所装载的砂石的体积在车上划上装料印记,现场浇注时可采用体积法进行配料;
8、基础拆模时,要注意保护混凝土及棱角,不可使模板粘掉混凝土或碰掉角、掉块。
页脚内容
9、模板拆下后,要及时清洗,清除模板上粘附的混凝土或砂浆。钢模板要刷上防粘油(机油等),以后再使用。
10、混凝土拆模后,当其“养生期”还不满时,应将其加以遮盖,继续养护。面积较小数量不多的蜂窝或露石的混凝土表面,可用1:2—1:。在抹砂浆之前,必须用钢丝刷或加压水洗刷基层。
11、较大面积的蜂窝、露石和露筋,应将其全部深度软弱的混凝土层和个别突出的骨料凿去,然后用钢丝刷或加压水洗刷表面,再用比原标号高一级细骨料混凝土填塞,并仔细捣实。
12、影响结构性能的缺陷,应会同设计单位和有关单位研究处理。
13、所有为处理缺陷而抹平的砂浆,填塞的混凝土等,都必须加强养护。
14、施工完毕后基础坑必须及时进行回填,基础回填必须按规范要求每回填300mm夯实一次,夯实程度应达到原状土密实度的70%及以上。
15、护筒的埋设1、护筒采用内径大于钻头直径100mm、壁厚4-8mm的钢制护筒,其上部设有1-2个溢浆孔。2、护筒埋设位置应准确、稳定,护筒中心与桩位中心偏差不得大于50mm。护筒埋设深度:在粘土中不宜小于1m,,高出地面50cm,并应保持孔内泥浆面高出地下水位1m以上。护筒与坑壁之间应用粘土分层夯实,确保护筒垂直、稳固,在钻进过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