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 .
优选
鼠疫防治知识
一、什么是鼠疫
鼠疫〔Plague〕是由鼠疫杆菌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烈性传染病。原发于啮齿动物并能引起人间流行。传染源主要是啮齿动物,传播媒介主要是蚤类,由鼠疫耶. .
优选
鼠疫防治知识
一、什么是鼠疫
鼠疫〔Plague〕是由鼠疫杆菌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烈性传染病。原发于啮齿动物并能引起人间流行。传染源主要是啮齿动物,传播媒介主要是蚤类,由鼠疫耶尔森氏菌〔Yersina pestis〕引起。
二、鼠疫的危害
〔一〕鼠疫流行现状
是青藏高原喜马拉雅旱獭鼠疫自然疫源地的主体,是疫情活泼、流行频繁的地区之一。自1966年首次证实人间鼠疫以来的44年间,已先后在7个地〔市〕的17个县发生人间鼠疫22起,发病120人、死亡75人、%,成为全国人间鼠疫病死率最高的省〔区〕。
随着交通工具改善,人口流动加大,染疫动物种类增加,经济利益等原因传播速度加快,围扩大。因此,加强鼠疫防治工作刻不容缓。
〔二〕林芝地区鼠疫流行现状
林芝地区朗县1994年判定为鼠疫自然疫源地,米林县2021年判定鼠疫自然疫源地,工布江1997年判定为血凝阳性县,全地区各县均有喜马拉雅旱獭分布。朗县2021年、2021年先后发生2起人间鼠疫,发病8人,死亡3人,%。
三、鼠疫流行病学
. .
优选
〔一〕传染源
啮齿类动物 是各类型鼠疫自然源地的主要储存宿主和次要宿主,为人类鼠疫的主要传染源。大量的流行病学资料证明,人类感染腺鼠疫通常发生在鼠疫动物病地区。人间鼠疫的主要传染源是喜马拉雅旱獭。人们在接触、剥食染疫旱獭过程中感染鼠疫或人被旱獭体表寄生的吸了带有鼠疫菌血液的跳蚤叮咬过后,将混有鼠疫菌的血液注入人体使人发病。
常见鼠疫疫源动物
旱獭
其他动物 如狐狸、猞猁、狗、猫、艾鼬、等,以及藏系绵羊及多种鼠类等这些动物能把鼠疫传染给人。主要有藏系绵羊、高原鼠兔、岩羊、藏狐、马鹿等。特别是藏系绵羊做为人类鼠疫的传染源,仅次于旱獭居第二位。
. .
优选
〔二〕传播途径和感染方式
鼠疫的传播途径主要是因为人们在剥食患有鼠疫的病死动物过程中,鼠疫菌直接经创口感染,多为败血型鼠疫或原发性肺鼠疫。其次是感染鼠疫的人,通过空气飞沫传播造成肺鼠疫。前者称动物型流行,后者称人型流行。此外,还有:
1、通过染疫动物的跳蚤感染后叮咬人,发生腺鼠疫。
2、进食未经煮熟的染疫动物〔含家畜〕通过消化道感染,发生肠鼠疫。
3、实验室感染〔不多见〕。
4、随运输工具将鼠疫传出或传入,也可以发生人体感染。
媒介叮咬
〔三〕鼠疫流行季节
人间鼠疫流行主要受动物鼠疫的影响。人间鼠疫流行从6月份开场,7-10月到达顶峰,呈单峰型。
〔四〕人群易感性
人对鼠疫没有自然免疫力,不分种族、性别、年龄、职业等均有易感性。
四、鼠疫的临床表现
潜伏期较短,一般为1-6日,多为2-3天,个别病例可达8-9天。其中,腺型和皮肤型鼠疫的潜伏期较长,约为2-8天;原发性肺鼠疫和败血型鼠疫的潜伏期较短,约为1-3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