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招生工作总结 ppt 总结暑期招生个人总结生源是学校赖以生存的首要条件,吸引优质生源则是学校打造教育品牌的重要保障。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学校今年的招生宣传工作要求,艺术系成立了由系办公室主任等 4 名骨干教师组成的赴宜昌地区招生宣传工作小组,参加由学校招生办公室为招生宣传人员进行的招生政策学徐甘霖再次对此次招生宣传等项工作进行了强调,从而使艺术系于 2009 年 6月 26 日至 30 日,在负责宜昌地区的招生宣传工作安全、有序、高效进行。现将有关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结合实际加强宣传,吸引多方优质生源据了解,整个宜昌地区 2009 年高考人数比去年有所减少,减少比率高达近 12% ,其中主要减少生源以理科生为主;从宣传情况看,今年学生考分两级分化较大,达到二本一的考生比率不到 8% ,理科生估计只有 5% 。这两点的存在,使得招生宣传工作困难重重。为此, 艺术系招生宣传人员在宣传咨询中,一是不错过每个宣传机会,跑集中咨询点,走分散学校,尽可能增加宣传机会;二是紧紧抓住学校行业优势,采取“以学校办学特色吸引考生、以周到的咨询服务感动考生”的宣传策略,全力吸引优质生源报考我校。二、挖掘本土教育资源,建立稳固生源基地 1 、联系优秀毕业生代表辅助开展宣传工作。由于此次招生宣传工作时间紧、任务重,经小组老师商定后联系了我校 96 届优秀毕业生(宜昌本地人)以辅助开展宣传工作,并通过学生在校求学经历的“现身说法”,增加当地高中学生对我校的认识,加强当地高中对我校的认可。其次,该毕业生的先生又为宜昌重点中学的高中教师,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当地生源信息,使得宣传工作效率提高许多。 2 、积极深入基层学校开展点对点宣传工作。此次前往宜昌地区,艺术系 4 名老师共深入到 7 所相关中学进行了点对点的宣传,分别是宜昌市一中、市二中、市夷陵中学、市七中、市三十中、三峡高中和小溪塔高级中学。这些学校虽都隶属于宜昌市,但部分学校校址仍在较偏远的郊区。为能达到最佳宣传效果,小组成员深入讨论, 仔细规划,通过化整为零和化零为整相结合的方式,最多时四人为一组,少时则一人一组共四组同时赶赴各校,解决了因地域跨度大造成宣传难度大的实际困难,顺利圆满完成了招生宣传工作。这次基层宣传过程中,艺术系老师一方面注重将学校的各项招生政策、各学院的优势学科和未来发展前景展示给家长和学生;另一方面更注重针对每个学生的实际考试成绩,为他们量身定制高考志愿填报规划。通过资料的发放,将高考招生工作的宣传进行有效延伸,使得更多学生愿意选择填报武汉工业学院;再者,拉近了与各生源相对旺盛学校之间的距离。宜昌市一中校领导当即表示愿和我校建立优质生源基地,这为我校今后在宜昌地区建立更多的稳固生源基地打下了良好的基矗三、及时总结查找问题,深刻剖析研究对策为总结经验、查找不足,艺术系党总支徐甘霖书记在招生宣传小组成员返校后,立即召开了本次工作汇报总结会,并对不足之处进行了深刻剖析,总结起来主要表现于学校提供的宣传地区中学相关信息不足,宣传时间过于紧张。此次前往宜昌招生宣传,通过当地老师介绍我们得知,宜昌地区分为宜昌市区和大宜昌地区两类,学校为我们提供的宣传中学虽是当地一类中学,但并不太符合我校实际招生情况。如市一中是整个大宜昌最好的中学,学生考分多能达到一本线,而市二中则是以艺术班考生来保证升学率的?? 。针对这些现状,我们在完成了学校指定的宣传中学任务后,还前往了其他对我校招收生源有益的高中,希望能进一步扩大学校的宣传范围,吸引更多考生填报我校。通过这次的招生宣传,我们建议学校招生部门应多加强与地方招生部门的联系,通过他们的推介,提前加强与当地报考我校生源数相对较高中学之间的合作,甚至可以在学生最后一次调考完后就到各学校,提前进行详细地、“先入为主”的宣传,以便可以提前获取到更多地、准确地学校、学生信息,为我校争取到更多地优质生源提供可靠的信息资源。对学院招生宣传工作的几点建议 1、加强学校整体形象的宣传, 扩大宣传面, 除了报刊、电视、网络等形式,可以考虑在宾馆、车站等地张贴广告。 2、鉴于本部在北方省份的较大影响力,可以适当增加我院在省外的投放计划数。 3、建立一支稳固、高素质的招生队伍, 加大招生工作的人力、物力、财力支持,建立切实可行的奖励机制。 4、树立招生工作时时做、人人参与的意识。内部加强管理、搞好教学、学生工作, 对外塑造良好形象。鼓励本校学生和教职员工利用自己的人脉到熟悉的片区开展招生工作。 5、针对今后高考填志愿方式的改变(网上填报) , 加强前期宣传, 注重信息收集工作和有效信息的利用, 以便提高宣传效率, 避免盲目。 6、争取集团公司支持,利用集团公司的资源如美好家园卖场,进行资料张贴,扩大宣传。 7 、针对一些中学的教务处并未将宣传资料发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