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Revised by Chen Zhen in 2021
高中物理选修知识点
选修3—3考点汇编
一、分子动理论
1、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1)单分子油膜法测量分子直径
(2)任何物质含有的微粒数相同适用条件:压强不太大,温度不太低
T2>T1
图1
图象表达:
②查理定律:(C为常量)→等容变化
微观解释:一定质量的气体,体积保持不变时,分子的密集程度保持不变,在这种情况下,温度升高时,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气体的压强就增大。
适用条件:温度不太低,压强不太大
图象表达:
V1>V2
-273℃
图2
③盖吕萨克定律:(C为常量)→等压变化
微观解释:一定质量的气体,温度升高时,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只有气体的体积同时增大,使分子的密集程度减少,才能保持压强不变
适用条件:压强不太大,温度不太低
图象表达:
P1>P2
P1>P2
-273℃
图3
8、理想气体
宏观上:严格遵守三个实验定律的气体,实际气体在常温常压下(压强不太大、温度不太低)实验气体可以看成理想气体
微观上:理想气体的分子间除碰撞外无其他作用力,分子本身没有体积,即它所占据的空间认为都是可以被压缩的空间.故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的内能只与温度有关,与体积无关(即理想气体的内能只看所用分子动能,没有分子势能)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可包含气体的三个实验定律:
几个重要的推论
(1)查理定律的推论:Δp=ΔT
(2)盖—吕萨克定律的推论:ΔV=ΔT
(3)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的推论:=++……
应用状态方程或实验定律解题的一般步骤
(1)明确研究对象,即某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
(2)确定气体在始末状态的参量p1、V1、T1及p2、V2、T2;
(3)由状态方程或实验定律列式求解;
(4)讨论结果的合理性.
9、气体压强的微观解释
大量分子频繁的撞击器壁的结果
影响气体压强的因素:①气体的平均分子动能(宏观上即:温度)②分子的密集程度即单位体积内的分子数(宏观上即:体积)
三、物态和物态变化
10、晶体:外观上有规则的几何外形,有确定的熔点,一些物理性质表现为各向异性
非晶体:外观没有规则的几何外形,无确定的熔点,一些物理性质表现为各向同性
①判断物质是晶体还是非晶体的主要依据是有无固定的熔点
②晶体与非晶体并不是绝对的,有些晶体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转化为非晶体(石英→玻璃)
11、单晶体 多晶体
如果一个物体就是一个完整的晶体,如食盐小颗粒,这样的晶体就是单晶体(单晶硅、单晶锗)
如果整个物体是由许多杂乱无章的小晶体排列而成,这样的物体叫做多晶体,多晶体没有规则的几何外形,但同单晶体一样,仍有确定的熔点。
12、晶体的微观结构:
固体内部,微粒的排列非常紧密,微粒之间的引力较大,绝大多数微粒只能在各自的平衡位置附近做小范围的无规则振动。
晶体内部,微粒按照一定的规律在空间周期性地排列(即晶体的点阵结构),不同方向上微粒的排列情况不同,正由于这个原因,晶体在不同方向上会表现出不同的物理性质(即晶体的各向异性)。
13、表面张力
当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