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2
文档名称:

沿江隧道方案 - 副本.docx

格式:docx   大小:1,291KB   页数:1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沿江隧道方案 - 副本.docx

上传人:今晚不太方便 2017/6/13 文件大小:1.26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沿江隧道方案 - 副本.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1. 工程概述上海沿江通道越江隧道西起宝山区郊环高速公路江杨北路交叉口,沿富锦路向东,高架上跨同济路、牡丹江路后入地,以隧道形式穿越长江大堤、宝山圈围地区、黄浦江(吴淞口)后,接浦东新区外环高速公路,预留浦东段接口。上海沿江通道越江隧道全长约 公里。主线采用双向 6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上海沿江通道越江隧道建设将有益于完善市域高速公路网络,改善集疏运系统,促进地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沿江通道越江隧道(浦西牡丹江路-浦东外环线)新建工程,工程范围为浦西牡丹江路至浦东 S20 ,全长约 (主线),其中 1标段长 公里。工程主要有牡丹江路高架、匝道、隧道段(1标)和浦东 S20 立交等工程组成。全线采用单层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标准设计,隧道段及接线道路设计车速为 80 公里/小时。圆隧道(盾构)段含两条圆隧道,每条隧道长 5090m 。隧道外径ф 15m ,内径ф ,环宽 2m 。圆隧道线路最大纵坡 3% ,最小转弯半径 R1000m ,主线隧道内车道布置为 2× +1 × 。位于黄浦江、长江交界处的沿江通道工程预计 2019 年建成,将成为上海郊环( G1501 )的越江通道,改变外环线、郊环线共用外环隧道致使外环隧道车流量居高不下的局面,而全长约 200 公里的郊环线未来也终将通过沿江通道工程闭合成环。 1. 监测目的在基坑工程施工期间,对基坑围护体系、基坑周边保护对象、建(构)筑物进行变形监测,为施工提供及时有效监测信息,指导施工,采取必要的措施,确保施工安全和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对基坑施工期间基坑(及支护体)变形和其影响范围内的环境变形、被保护对象的变形以及其它与施工有关的项目或量值进行测量,以及时和全面地反映它们的变化情况,是本工程实现信息化施工的主要手段, 是判断基坑安全和环境安全的重要依据;而且还能为修正设计和施工参数、预估发展趋势、确保工程质量及周边建筑物、管线的安全运营提供实测数据,这是设计和施工的重要补充手段; 2. 监测依据 1、《工程基坑监测招标文件》 2、《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 ) 3、《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 4、《地铁工程监控量测技术规程》(DB11/490-2007) 5、《基坑工程施工监测规范(上海)》(DG/TJ08-2001-2006 ) 6、《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 ) 4 .监测内容根据本工程设计资料的相关要求,参照相关规范,本着经济、合理、有效的原则, 遵守工程施工的规律,选择可靠的监测方法与合理设置监测项目。本方案拟设置的主要监测内容如下: 1、围护墙深层水平位移(测斜)监测; 2、周边水平位移监测; 3、周边地表沉降监测; 4、拱顶下沉监测; 5、断面尺寸监测。 5. 监测点布置本工程基坑施工监测拟参照《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 )、上海隧道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企业技术标准《地下工程监测施工操作规程》(QJ/STEC 005-2011) 的相关规定以及设计相关要求进行。本方案中测点布设所遵循的原则具体如下: 围护墙深层水平位移(测斜)监测,监测点沿基坑周边布设,在基坑各边间部位、阳角部位、深度变化部位、邻近建(构)筑物等重要环境部位、地质条件复杂部位等应布设监测点。监测点的位置宜与围护墙顶水平(垂直)位移监测点处于同一监测断面,布置深度宜与围护墙入土深度相同。用测斜仪观测水平位移时,当侧斜管埋设在墙体内,侧斜管长度不宜小于围护墙深度;当侧斜管埋设在土体内,侧斜管长度不宜小于开挖深度的 倍,并大于围护墙的深度。 周边水平、沉降位移监测点应该从基坑边缘外 1~3 倍开挖深度范围内的需要重点保护的周边环境作为监测对象,在必要时还需要扩大监测范围。沉降点一般布设在建筑四角、沿外墙每 10到15米处每隔 2或3根柱基上。水平监测点一般布设在外墙墙角、中间、裂缝两侧或其他代表性的位置,间距在 20或30米左右。水平竖向的监测点在每一侧都不宜少于 3个。 拱顶是隧道周边一个特殊的点,测点布设在衬砌中线上部如图所示,并与周边位移测量布设在同一断面上。 6. 监测点埋设安装 基准点及工作基点 垂直位移基准点安装与埋设基准点及工作基点一般采取钻具成孔的方式进行埋设时,埋设步骤如下①土质地表直接使用Φ100 mm工程钻具,钻孔直径约 100mm ,深度大于 2m孔洞;硬质地表先用开孔机对地表开孔后,再使用Φ80mm工程钻具开孔; ②向孔内放入护孔硬质塑料管保护孔壁; ③夯实孔洞底部; ④在孔中心置入测量标志,测量标志由两部分够成,下部为Φ18mm钢筋,上部焊接刻有“十”字的不锈钢专用标志;总长度不小于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