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敬畏生命
【教学设计思路】
课标要求及解读
(1)课程内容:认识自己生命的独特性,珍爱生命。
(2)活动建议:以“我们身边的动植物伙伴”为主题,作一次本地区的植物、动物物种及其生存状况的调查,观察每个来一起探究这一方面的话题——敬畏生命。21
自学互研
(1)自主学习:认真熟读教材P93-98内容,独立完成学案中的填空部分内容,并在教材相应位置标记。
(2)合作讨论:各小组对疑难问题进行讨论,对解决不了的问题,提交给老师。
(3)小组要求:学习组长、政治学习组长认真负责,做好督促检查,确保共同提高。
课堂探究
知识点一 生命至上
多媒体展示材料,请学生自读下面材料思考并探究问题,小组交流。
20__年3月5日,一张“淮安洪泽医生跪着手术”的照片感动无数您,被称为“最美姿势”。照片中的主人公是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县人民医院脑外科医生赵光元。3月3日下班后,他开始巡视病房,这时急诊来了位脑溢血患者急需手术。为了便于彻底清除患者脑部的血肿,医生要选择合适的姿势。而赵光元患有强直性脊柱炎,手术时间长了,只能选择跪在地上为患者手术。4个多小时的手术时间,赵光元跪了近两个小时。
自主探究,小组交流:
(1)为什么赵医生做手术的姿势被称为“最美姿势”?
(2)他的行为给你什么启发?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引导归纳:
(1)因为他尊重生命,把生命的价值看得高于一切,为挽救生命而不懈努力,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利益,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
(2)我们也要树立生命至上观念,对生命有一种敬畏的情怀,不仅珍爱自己的生命,也要珍爱他人的生命,当他人生命遇到危险需要帮助时,尽可能伸出援手。
师生共同总结,理解记忆,展示知识点:
在生活中,我们会经历一些令人感动的事情,使自己的内心受到触动,有时候我们能感受到生命是脆弱的、艰难的,有时候又能体味到生命是坚强的、有力量的,我们因而对生命有一种敬畏的情怀。这种敬畏,使我们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同时意识到自己与其他人的生命是共同存在的。
、艰难的;是坚强的、有力量的。
(1)生命是崇高的,神圣的。每个人的生命都比金钱、权势等更重要。
(2)生命价值高于一切,我们对生命要有一种敬畏的情怀。
我们不能只看到自己生命的重要性,我们也必须承认别人的生命同样重要。我们要自觉地珍爱他人的生命,主动向陷入困境的生命伸出援助之手。
知识点二 休戚与共
阅读教材P97“探究与分享”,回答问题。
自主探究,小组交流:
(1)这四个情境分别带给你怎样的感受?
(2)你能从这四个情境中发现哪些共同的态度?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引导归纳:
(1)“让座”感受到了“善待”, “我是你的拐杖”感受到了“关怀”,“蹲下去”感受到了“尊重”,“陪伴和分享”感受到了“关怀与爱”。
(2)每个人都需要与他人共同生活,不漠视自己的生命,也不漠视他人的生命,谨慎地对待生命关系、处理生命问题,尊重、关注、关怀和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当我们能够与周围的生命休戚与共时,我们就走向了道德的生活。
善是保存和促进生命,恶是阻碍和毁灭生命。如果我们摆脱自己的偏见,抛弃我们对其他生命的疏远性,与我们周围的生命休戚与共,那么我们就是道德的。只有这样,我们才是真正的人;只有这样,我们才会有一种特殊的、不会失去的、不断发展的和方向明确的德性。
敬畏生命、生命的休戚与共是世界中的大事。
师生共同总结,理解记忆,展示知识点:
。
、处理生命问题
我们只有不漠视自己的生命,也不漠视他人的生命,谨慎地对待生命关系、处理生命问题,才会尊重、关注、关怀和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
(1)我们对生命的敬畏并不是谁的命令,而是内心的自愿选择。
(2)我们对待他人生命的态度,表达着我们如何看待自己的生命。
(3)当我们能够与周围的生命休戚与共时,我们就走向了道德的生活。
课堂小结
生命是宝贵的,生命高于一切,无论何时何地,尊重和保护生命都是不讲任何道理的,也不做任何交换。爱自己,爱他人,好好相处,生活就会充满阳光。
网络构建
课外拓展
另一份“辛德勒”
这是一份动物的死亡档案。有些动物我们永远没有机会再见到了。
1781年,渡渡鸟灭绝,原生活于印度洋的海岛。
1799年,蓝马羚灭绝,原生活于南非。
187_年,大海雀灭绝,原生活于大西洋的各个岛屿上。
……
[解读] 动物是与我们同住地球家园的朋友,我们应该去关爱、呵护周围的生命,不要让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