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7
文档名称:

大学书法教案.docx

格式:docx   大小:50KB   页数:2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大学书法教案.docx

上传人:Duan760501 2022/7/13 文件大小:5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大学书法教案.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大学书法教案
一聆书画馆书法基础理论
标题: 楷书概述
教学目的与要求:
楷书的特点及社会澹。关于它的作者,一说是王羲之,一说是陶弘景,目前尚无定论,但对它的艺术水准,历来却是共同认可的。
北朝这一时期的书法成就主要反映在碑刻上,造像题记、碑碣、摩崖、墓志铭风起云涌,民间书法家扮演着主要的角色,以其大刀阔斧、的艺术创造,将北方少数民族的骁勇之气带进了书坛,中国书法历史长河也因此而迎来了又一颇为壮阔的洪峰。
造像记,这是北朝佛教兴盛,石窟风起的直接产物。北魏时代的造像记约有二千余方。其中最受后人称道的是《龙门二十品》,它们多为贵族造像题记,集中体现了这一时期的审美风尚。
碑碣,北朝破除了禁止立碑的成规,因而碑碣继汉以后又一次鹊起,并且在形制、字体等方面也没有限制,所以北朝碑碣书法丰富多彩,可以肯定,占主流的还是楷书,隶书碑为数甚少。楷书碑中着名的有《大代华岳庙碑》、《中岳嵩高灵庙碑》、《高庆碑》、《张猛龙碑》、《吊比干文》、《贾思伯碑》等,其中最负成名的是《吊比干文》和《张猛龙碑》。
《吊比干文》,笔画瘦硬挺森,横画起讫方而粗,其势峻直,结构规整平正,布局井然有序。
《张猛龙碑》,北魏孝明帝正光三年立,碑在山东曲阜孔庙,内容为歌颂北魏鲁郡太守张猛龙尊孔兴学的事迹。运笔以方笔直势为主,横笔斜势较大、右面偏离。点画灵动自如,相同偏旁或部分写法各异,揖让穿插巧妙而不怪诞,结构精严而不板滞。通篇气魄恢弘,有整练利落、刚劲险峻之势,又具精雅秀丽、绰约翩翩之态,的确是北魏书法中难得的佳作。
墓志铭,已出土的北魏碑志铭数量多达二三百方,体制多样,精致秀美。这些墓志以魏王室贵族的为多,书家和刻工都是当时的高手。北魏墓志铭的书法风格集中体现了上层贵族的文化特色。其中着名的有《张黑女墓志》、《刁遵墓志》、《元瑛墓志》、《元怀墓志》、《元晖墓志》等。其中又以《张黑女墓志》最具意趣。
《张黑女墓志》又名《张玄墓志》,刻于北魏普泰三年,为北魏南阳太守玄的墓志。其用笔方圆兼备,笔画虚实相生,结构紧凑谨严。在方整挺森的北魏书法中,此墓志以形质而韵秀、刚健而柔美的书风而别具风神。
摩崖,北魏摩崖书法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是:《石门铭》、《郑文公碑》、《秦山经石峪金刚经》等。
《石门铭》,王远书。刻于北魏永平二年(509年),摩崖在陕西褒城。此铭笔画雄健跌宕,依石赋形,起伏有致;结字奇纵飞动;章法自然天成,浩气横溢。
《郑文公碑》,传为郑道昭书。北魏永平四年(511年)刻于山东掖县云峰山摩崖,称《下碑》;一在天柱山,称《上碑》,内容为光州刺史郑道昭传述其父郑羲功德,所以又称《郑羲碑》。此碑为山东云峰山刻石之一。清包世臣《艺舟双楫》中称赞此碑“有云鹤海鸥之态”。其笔画如篆、隶、楷之间,字大逾尺,笔力矫健,气势雄伟,是佛家书迹的代表作。不难看出,它那厚重丰满的笔势,端严简穆的字形,雍容典雅的气度,确有一种超凡绝尘,海纳百川的佛子风范。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书法理论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为书法艺术的成熟起到了推澜助波的重要作用,也为唐代书法的繁荣昌盛作了理论上的准备。这一时期的书论代表作有:
西晋
卫恒:《四体书势》
成公绥:《隶书体》
索靖:《草书状》
东晋
卫夫人(传):《笔阵图》
王羲之(传):《书论》、《题卫夫人笔阵图后》等(恐为唐人伪托)
南朝
羊欣:《采古来能书人名》
王僧虔:《笔意赞》
江式:《论书表》
陶弘景:《与梁武帝论书启》
袁昂:《古今书评》
智永:《题右军乐毅论》等。
三、楷书的鼎盛时期----隋唐
1.隋代书法
隋代是相当短命的(581—618年),而书法并不是一段空白。《龙藏寺碑》、《董美人墓志》、《启法寺碑》等。
《龙藏寺碑》,隋开皇六年(586年)刻于河北正定龙兴寺。结体平正舒展,章法谨严安雅,北朝书法的斩截俊朗已为温柔的转折所取代,初唐褚遂良的书法即得益于此碑。
《董美人墓志》,隋开皇十七年(597年)立在陕西兴平县。清嘉庆,道光年间发现。其书平整匀净,娟秀挺拔,是承魏开唐的精妙小楷。
《启法寺碑》,丁道护书。隋仁寿二年(602年)立。用笔淬厉浑朴,一洗六朝之余习,开初唐之先声。
2.唐代书法
唐代书法的鼎盛与唐太宗是有着直接关系的。唐建国之初,李世民以隋的灭亡教训作为资治之鉴,采取了一系列固国安民的措施,于是出现了国强民盛,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的“贞观之治”。为唐代书法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初唐书坛以“初唐四家”:欧阳询、虞世南、褚逐良、薛稷的楷书成就最高。
(557年—641年),字信本,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人。初仕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