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任务一掌握触电事故发生的条件、规律和影响因素
[任务目标]
1、清楚触电事故发生的条件
2、熟悉触电事故发生规律
3 、熟悉影响触电危险程度的因素
[任务引入]
一、熟悉致命电流值和安全电压值
不同的电流对人体影响是不一样的,通过人体的电流越大,人体的感觉的越强烈,生理反应就越明显,致命的危险程度的越大。
按通过成年人体工频电流大小的不同生理反应,将电流大致分为以下三种:
1、感知电流
指人体感觉有电通过的最小电流值。,。
2、摆脱电流
指人体触电后能自主摆脱电源的最大的电流值。男性约为16mA,女性约为10mA。
3、致命电流
指通过人体的电短时间内会危及生命的电流值。一般情况下为50mA。通过电流的大小是由加在人体上的电压和人体的电阻来决定的,电压的高低是决定触电危险程度的主要因素,且通过人体电流的大小和电压呈非线性关系,随着电压的升高,人体电阻会迅速下降,通过的电流会急剧上升,危险程度急速提高;我国安全电压的等级为42V、36V、24V、12V、6V五种,对应是干燥环境条件、一般潮湿环境条件、大面积接触带电体环境条件(金属容器内)、水下或特别潮湿环境条件。
二、触电事故发生的条件和应对的措施
造成人身触电伤亡事故主要由以下三个条件构成,只有三个条件同时满足,触电事故才会发生,掌握触电事故发生的条件,对避免触电事故发生是重要。
条件一:人体和电源构成闭合回路
这是构成触电事故最主要的条件,如图1-1-1所示,操作人员穿绝缘鞋和工作服、戴绝缘手套、使用绝缘工具、垫绝缘垫、使用隔离变压器等;这些都是在人体触及带电体时,不形成闭合回路的有效措施。
条件二:人体触及带电体的两点之间电压超过安全值
在人体容易触及的地方或电器使用安全电压;电气外壳或架构采取保护接地或保护接零;这些措施都能降低接触电压。
条件三、致命电流通过人体持续一定时间
触电现象经常发生,但大多都没有演变成触电事故,主要的原因当人体触及带电体时,在摆脱电压时能迅速脱离电源;安装漏电保护器能有效限制触电者触电的持续时间。
三、触电事故发生的一般规律
1、6∽9月份触电事故多
主要原因气温高,人体穿短袖短裤,触及带电体几率增大,穿拖鞋而汗多,触电时通过人体的电流增大;而且这段时间多雨、潮湿,地面导电性增强,电气设备绝缘电阻下降,触电危险程度加大;其次,这段时间是用电的高峰期,接触电器几率增大,触电机会自然增多。
2、低压设备触电事故多
主要原因低压设备数量远远多于高压设备,且缺乏电工知识者接触一般都是低压设备;应当指出,在专业电工行业中,高压触电事故比低压触电事故要多。
3、便携式设备和移动设备触电事故多
主要原因这些设备是在人的紧握下工作,接触电阻小,且触电时会握的更紧,摆脱电源困难;移动的设备特别是电源线容易发生故障或损坏;此外,接地措施不容易到位,PE线N线容易弄错也是原因之一。
4、电气接头部位触电事故多
主要原因是接头部位机械牢固性差、绝缘强度低、接触电阻大发热厉害、及可能发生化学反应等,极容易出现接头损坏而出事故。
5、中、青年工人、非专业电工触电事故多
主要原因这些人是主要操作者,经常接触电气设备,而且,经验不足,缺乏安全知识,心浮气躁,责任心不强也原因之一。
6、农村的、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