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不想回家的女生
“老师,我心里堵得慌,想向您倾诉!”3月21上午,某师范大三女生蒋婷婷(化名)来到心理咨询室,大方地向老师“求救”。
蒋婷婷说,近日来父母总吵架,自己不想回家了,每到周末都呆在学校求清静。可即便窝在学校,心里还不想回家的女生
“老师,我心里堵得慌,想向您倾诉!”3月21上午,某师范大三女生蒋婷婷(化名)来到心理咨询室,大方地向老师“求救”。
蒋婷婷说,近日来父母总吵架,自己不想回家了,每到周末都呆在学校求清静。可即便窝在学校,心里还是难受,马上要参加英语专业四级考试,却静不下心。听过心理咨询室彭超英老师的耐心抚慰后,蒋婷婷放松了许多。
女大学生是一个比较受社会关注的重要群体,在自我性别角色分工和社会文化氛围的影响下,女大学生在心理特征上与男生在很多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与男生相比,女生更容易焦虑,更具有强烈的自我意识;而在自我成就期望值上,女生则比男生低。大学生心理咨询对哪些女生来说,显得比较有必要?女大学生心理咨询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本文将通过一个案例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
彭超英介绍,春季是心理疾病高发季节,加强心理自我调节很有必要。“如果感觉心理不适,应该通过积极的心理暗示或合理宣泄等方式进行自我调节。另外,与朋友聊天、找老师进行心理咨询也是排遣抑郁的好方法。”宋老师表示,学校开放心理咨询室,正是为了在心理上更好地引导同学,帮大家摆脱心理疾病的困扰。可是在以前,一些同学由于害羞不敢来,反而愈发加重心理负担。“如今学生对心理疾病的认识提高了,来咨询的都大大方方。”
女大学生具有独特的心理特质,比如,女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高焦虑倾向。研究表明,女性比男性存在更高的焦虑倾向,女生的考试焦虑高于男生,特别是在考试的紧张感和伴随生理反应的不安方面女生明显高于男生。另外,女生在中学阶段虽然也处于自我意识的形成期,但由于生活上对父母的依赖,老师的庇护和管教,她们的独立感、成人感与进入大学之后还是有显著区别的。
进入大学校门后,女大学生才真正地走上了独立自理的道路,真正体会到“自己管理自己”的意义,从而也加强了她们的“自我意识”。在对未来生活的期望值上,有相当数量的女大学生把自己的志向水平定位在能够大学毕业,有份好工作,找个好丈夫,有个好家庭的较低的成就期望值上。
以上独特的心理特质决定了女大学生心理咨询在内容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