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电动势》教学设计
坡头区一中 刘明柱
【教学目的】
  1.理解电动势的概念,掌握电动势的定义式。
  2.通过本节课教学,使学生理解电池内部能量的转化过程,加强对学生科学素质的培养。 
3.理解生活中的电池,感
《电动势》教学设计
坡头区一中 刘明柱
【教学目的】
  1.理解电动势的概念,掌握电动势的定义式。
  2.通过本节课教学,使学生理解电池内部能量的转化过程,加强对学生科学素质的培养。 
3.理解生活中的电池,感受现代科技的不断进步。
  【教学重点】
  电动势的概念。
  【教学难点】
  对电源内部非静电力做功的理解。
  【教学方法】
  探究、讲授、讨论.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老师: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学习的“电源"的概念.(投影)如图,在教材图2.1—2中电源的作用是什么? 
  学生考虑,选出代表答复:电源可以不断地将电子从A搬运到B,从而使A、B之间保持一定的电势差;电源可以使电路中保持持续电流。
  老师:电源P在把电子从A搬运到B的过程中,电子的电势能如何变化?从另一个角度看,电源又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学生考虑答复:电子的电势能增加了,电源为电路提供了电能。
  老师:自然界中的能量是守恒的,电源为电路提供了电能,必然会有其他形式的能量减少,从能量转化和守恒的角度,你认为电源是个怎样的装置呢?
  学生考虑答复:电源是把其他形式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引入:电源又是如何把其他形式能转化为电能的呢?不同的电源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本领一样吗?这个本领用什么来描绘呢?
  二、新课教学
  1.电源
  老师:(投影)教材图2.2-1(如以下图)
 
  老师:(1)用导线将电源连成最简单的电路,电路由哪几部分组成?
  (2)导线中的电场是什么电场?电流是怎样形成的?特点如何?为什么?
  学生考虑后答复:(1)电路由两部分组成,电源外部能看得见的部分,称为外电路;电源内部看不见的部分,称为内电路。
  (2)导线中的电场是恒定电场。导线中的自由电子在电场力的作用下从电源正极向负极定向运动,形成电流。导线中的电流是恒定电流,因为导线中的电场是恒定电场,所以电子定向运动的速率是不变的,电流大小恒定。
  老师:自由电子在导线中定向运动,电场力做什么功?电子的电势能如何变化?
  学生:正功;减少.
  老师:自由电子定向运动的速率是不变的,能量还守恒吗?该怎样理解?
  学生:,在定向运动过程中受到阻力作用,电子要不断抑制阻力做功,其动能向热能转化。
  老师总结:大家说的对,概括地说,在电源外部,电场力对自由电子做正功,是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
  学生:电源把其他形式能转化为电能。
  老师:根据前面的分析,大家讨论一下,电源是如何把其他形式能转化为电能的呢?
  学生考虑答复:在电源内部也存在电场,电场方向也是从正极指向负极。根据电荷守恒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