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静脉炎的分类与处理
(一) 判断标准
依据美国静脉输液护理学会制定的静脉炎分级标准:
I度:局部组织疼痛或水肿,静脉无条索状改变,未触及硬结。
II度:局部疼痛,红肿或水肿,静脉条索状改变,未触及硬结。
III度:局部疼痛,红肿或静脉炎的分类与处理
(一) 判断标准
依据美国静脉输液护理学会制定的静脉炎分级标准:
I度:局部组织疼痛或水肿,静脉无条索状改变,未触及硬结。
II度:局部疼痛,红肿或水肿,静脉条索状改变,未触及硬结。
III度:局部疼痛,红肿或水肿,静脉炎条索状改变,可触及硬结。
(二) 静脉炎的分类及处理
化学性静脉炎
(1) 发病原因:由于刺激性及毒性药物、pH值及渗透压超过正常值、稀释不充分、微粒 和导管尖端位置所致。细胞毒性药物由皮肤脉管系统渗出扩散至周围组织,导致局 部炎症反应称化学性蜂窝组织炎。进一步照成局部组织坏死,称为渗出性坏死。
(2) 临床表现:发炎的血管变硬,呈条索状,有疼痛感,血流受阻。
(3) 预防措施
1) 提高专业技术:负责化疗输注的护士须经专业训练,掌握各个化疗药物的特性,有高度 的责任心,能够运用系统化循环管理,预防化疗患者静脉炎的发生。化疗前必须详细阅 读说明书,为避免操作中发生机械损伤,静脉穿刺尽量确保一次成功。如穿刺失败,不 能使用同一静脉的远端。穿刺后要正确固定输液针,避免其滑脱和刺破血管壁。
2) 合理选择血管:①输液部位的选择:任何情况下应避开手背侧、肘窝及施行过广泛切除 性手术的肢体末端。输液的适当部位为前臂的近端(未手术)及重要结构上覆盖有大量 下组织的部位。②正确选择输液器具:若静脉条件不佳。留置针优于标准静脉注射针。 预期可能有联合输液者,应考虑采取皮下贮液器或深静脉留置管,PICC亦能有效降低 静脉炎的发生率。
3) 控制微粒输入:护士应严格无菌操作,治疗室尽可能采用空气净化技术以减少空气中的 微粒污染。据研究报道,应用精细输液过滤器能降低静脉炎的发生率,能有效地阻止微 粒进入人体。
4) 正确的给药方法:正确掌握化疗药物给药的方法、浓度、速度,并做到现配现用。正确 的给药方法为:①先注入生理盐水确认针头在血管内、无渗漏后方可注入化学药,不能 用带有化疗药液的针头直接穿刺或拔出;②联合用药时,先了解药物刺激性的大小,原 则上应先注入非发疱剂,如均为发疱性药物,应先注入低浓度的,两种化疗药物之间用 等渗液快速冲洗;③若将止吐药加入茂菲滴壶时应在输注非化疗药时给入;④化疗药物 不宜过高,给药速度不宜过快,20ml药液至少需3分钟,或者以5ml/min的速度注入, 避免血管在短时间内受到强烈刺激而出现损害。
5) 护患配合:化疗前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宣教,特别是初次用药时护理人员应做好解释, 消除其恐惧感。将传统的静脉输液方式改为专业化血管评估的程序化输液,既能保护患 者的血管,避免给患者增加新的血管疾病又能保证治疗顺利进行。
6) 药物预防静脉炎
静脉用药:静脉输注25%硫酸镁可使静脉炎发生率明显降低;注射刺激性强的药物前 %普鲁卡因5〜,输完化疗药物后用生理盐 水250ml快速灌注。
药物外敷:在输注化疗药物前,将33%硫酸镁纱布沿静脉走行湿敷在注射的静脉上至化 疗液体全部滴完,拔针后1~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