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于右任的饮食养生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在中国的文人中,嗜美食不在少数。从宋代的苏轼、清代的李伯元到现代的钱钟书、汪曾祺等,均与美食有缘。中国著名书法家于右任就是其中的一于右任的饮食养生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在中国的文人中,嗜美食不在少数。从宋代的苏轼、清代的李伯元到现代的钱钟书、汪曾祺等,均与美食有缘。中国著名书法家于右任就是其中的一位。他曾云:每得一样美食,便觉生命更圆满一分。不仅如此,他还将美食和养生联系在一起,在享受美食的同时,又得到了养生的妙处,真是何乐而不为哉!
右翁虽好美食,但绝不放纵,他饮食有节,十分注重谨和五味。所谓“谨和五味”,就是根据各种食物不同的属性入胃,各归所喜。即酸先入肝,苦先入心,甘先入脾,辛先入肺,咸先入肾。五味调和,则五脏得养;五味不调,则五脏俱伤。他曾在我国台湾举办的长寿会上演讲过他的饮食养生之道,他说:按照中医理论,人体的气有三个源头:一是父母的先天精气;二是食物中的营养即水谷精气;还有就是存在于自然界中的精气。气在人体的生成过程中,虽然离不开肾、肺、脾的综合作用,但脾胃运化水谷的作用最为重要。人在出生以后,必须依靠脾胃消化来吸收食物,把其中的营养转化为水谷精气,以维持人体生命。人体的先天精气也必须依赖于水谷精气的补充给养,才能发挥效益。《黄帝内经》中曾提到“人受气于谷”,就给予饮食很高的地位。由于人的气、血都是由饮食滋养而生成的,所以,只有饮食调养充分得当,才能使气血充沛、五脏功能健全,人体方能生机盎然,正气旺盛,延年益寿。他还强调,饮食养生最重要的是保护脾胃,因为脾胃是人体从食物中吸收营养的重要器官,要保护好它们,还要增强它们的功能。这就要注意两点:一是饮食习惯、食物必须适合胃气;二是从内部保持脾胃功能的活动正常。脾胃虚弱的人平时要注意“饮食三宜”:食宜软,食宜暖,食宜细嚼慢咽。在进食营养品时,不能不顾脾胃的功能,一味补益,反倒伤身。补益食物多难消化,象牛奶、鸡蛋、蜂蜜、鸡、鸭、甲鱼等,营养丰富,吃得过多会增加脾胃的负担,妨碍脾胃的消化功能。
右翁喜食芡实炖老鸭,他的家厨经常为他烹制,这也成了于府夏秋之际的一道常备之菜。由于右翁生性检朴,不愿意在这上面铺张浪费,所以老鸭的原料和做法也很简单:,将芡实塞入老鸭肚中,置砂锅中,加清水适量,大火煮沸,然后除去血沫,放人葱、姜、黄酒,用文火炖约2小时,起锅前10分钟加盐,吃肉饮汤。这道菜的滋补妙处是益脾养胃,固肾涩精。右翁患有脾胃虚的消渴症,坚持食用芡实炖老鸭数年后,不仅头晕耳鸣、精力不济的症状消失了,而且面色红润,口气清新。经右翁的推广示范,芡实炖老鸭这款菜很快在一群高龄老人中流行开来。
山药也是有翁爱吃的一种食物,他经常向他人推荐山药的益脾养肾功用。最简单的就是去皮清炒,按个人喜好添加一些肉类或别的配菜;还有就是蒸食,将其洗净后上笼屉蒸半小时,熟后去皮,蘸白糖吃:山药大米粥也是一道养生的美味,这种粥的材料为大米、鲜山药(干的也可)、红枣、白糖和桂花。做法是把大米、鲜山药、红枣一起熬成粥,起锅时加入白糖或桂花调味。中年以后的右翁还经常服用自制的“几仙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