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5
文档名称:

化学性静脉炎.ppt

格式:ppt   大小:8,597KB   页数:3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化学性静脉炎.ppt

上传人:卓小妹 2022/7/18 文件大小:8.40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化学性静脉炎.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关于化学性静脉炎
第1页,讲稿共35张,创作于星期一
化学性静脉炎是由刺激性或腐蚀性药物直接损伤输注的静脉而引起的无菌性炎症。
静脉注射化疗药物是肿瘤化疗的主要给药方法。
外周静脉输注化疗药物常会引起静脉炎或药物外渗。
1400
  3%NaCL    1030
  20%甘露醇 1100
  5%碳酸氢钠 1190
10%CaCL 2102
50%葡萄糖 2526
药物随着配置溶液的种类不同,出现不同的渗透压值
第16页,讲稿共35张,创作于星期一
*
药物浓度及输注速度——
液流>血流时,会引起机械性静脉炎,同时会导致渗出而造成化学性静脉炎;(如图)
外周小静脉 1- 5ml/min
手背及前臂静脉 <90 ml/min
肘部及上臂静脉 100—300 ml/min
锁骨下静脉 1— L/min
上腔静脉 2— L/min
不容忽略血流变缓的的因素:
偏瘫侧静脉炎发生率高达32%
卧床或术后下肢活动少血流缓慢
局部包扎与制动
第17页,讲稿共35张,创作于星期一
外周小静脉
(血流:1ml/分)
60滴/分
80滴/分
300毫升/时
(5 ml/分)
500毫升/时
( ml/分)
液流》血流(如此时为较刺激性药液)
血管壁侧压↑
机械性静脉炎
血液稀释药的能力
下降
化学性静脉炎
渗出
第18页,讲稿共35张,创作于星期一
*
其它——
随着临床上试用的新药不断增多,大剂量冲击化疗及联和用药应用,给静脉带来严重损伤。
第19页,讲稿共35张,创作于星期一
2、其他因素
污染因素:局部皮肤消毒不严、输液器、针头污染、消毒液浓度不足、加药针管污染等;
微粒因素:一般指加药时混入的玻璃屑、橡皮屑、金属屑及各种结晶物质。
机械刺激损伤因素:如静脉反复穿刺、置管时间过长等
过敏反应:如博来霉素、顺铂、丝裂霉素等均易引起过敏反应。
与患者全身状况有关。
第20页,讲稿共35张,创作于星期一
三、化学性静脉炎的表现
第21页,讲稿共35张,创作于星期一
1、化学性静脉炎的表现
、疼痛。
,有压痛,周围皮肤充血、红肿,一般持续1~2周左右,而后逐渐消退,疼痛缓解,色素沉着,呈树枝状、条索状改变,严重时发生静脉闭塞。
第22页,讲稿共35张,创作于星期一
2、静脉炎的分型
1、红肿型:沿静脉走向区域发热、发红、肿胀及疼痛;
2、血栓型:沿静脉走向硬化成条索状,外观皮肤表面沿静脉走向色素沉着,似大理石纹理,血流不畅伴疼痛;
3、坏死型:静脉穿刺部位剧烈疼痛,皮肤发黑,组织坏死,形成溃疡,经久不愈。

红肿型和血栓型多见
第23页,讲稿共35张,创作于星期一
第24页,讲稿共35张,创作于星期一
四、化学性静脉炎的护理
第26页,讲稿共35张,创作于星期一
1、药物湿敷
化疗药物在输注过程中一旦出现静脉炎,立即更换穿刺部位,注意观察静脉炎的情况,做好记录,加强交班。

临床上常用50%硫酸镁湿敷,每次30分钟,每天2次。通过镁离子的透入,改善组织间隙与细胞内的渗透压,以达到局部组织渗出液的吸收和消肿的目的。
采用如意金黄散湿敷治疗静脉炎,效果显著;
第27页,讲稿共35张,创作于星期一
2、外敷水胶体敷料
透明贴属于水胶体敷料,其优点是可以吸收局部的渗出液和有毒物质,有利于坏死组织的纤维蛋白的溶解,减轻疼痛,其表面的半透明膜可允许氧气和水蒸气的交换,它又具有对外界颗粒性异物的阻隔作用,可防止感染。
第28页,讲稿共35张,创作于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