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47
文档名称:

大地构造与沉积作用.ppt

格式:ppt   大小:3,408KB   页数:14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大地构造与沉积作用.ppt

上传人:卓小妹 2022/7/19 文件大小:3.33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大地构造与沉积作用.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关于大地构造与沉积作用
第1页,讲稿共147张,创作于星期日
推 荐 参 考 书
1) 大地构造与沉积作用(论文集),许靖华著,地质出版社,1985
2) 板块构造与沉积作用(论文集),William R. Dickinson地洼学说(陈国达):
7) 地壳波状镶嵌构造学说(张伯声):
第11页,讲稿共147张,创作于星期日
有关大地构造的基本问题
大地构造的研究方法
1) 历史分析法(历史—构造比较法)
沉积相、沉积建造分析:
岩浆活动分析:
构造变动分析:
变质作用分析:
成矿作用分析(油气成藏分析):
地球物理资料分析(重力、磁力、地热流等值的异常,震源机制解,地震波速在纵向和横向上的变化等)
地球化学资料分析
第12页,讲稿共147张,创作于星期日
有关大地构造的基本问题
大地构造的研究方法
2)力学分析法:
研究各种构造的力学性质、组构方位、组合特征、构造成因机制构造应力场,构造演化规律。
方法手段:岩石微观变形观察分析,晶格位错分析,构造及构造应力场的物理模拟、数值模拟分析等。
3) 地球物理方法:
探测深部构造和隐伏构造。如确定地球内部界面形态和埋藏深度、坳陷区内盖层的厚度及基底的起伏形态;探测地下构造的延伸和变化情况;确定和追踪隐伏断裂带;研究地球内部构造、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的物质组成、结构及其变化;研究海底构造;划分大地构造区等。
第13页,讲稿共147张,创作于星期日
有关大地构造的基本问题
大地构造的研究方法
4) 其他方法:
遥感遥测
高温高压实验
计算机仿真模拟
深海钻探
行星类比
微量分析
第14页,讲稿共147张,创作于星期日
有关大地构造的基本问题
大地构造学起源与发展
1) 18世纪前的启蒙时代
《诗经》中的“高岸为谷、深谷为陵”,是对公元前780年陕西大地震引起的山崩地裂的记载;
唐代颜真卿在《颜鲁公麻姑仙坛记》中有“东海三为桑田”之说;
北宋沈括的《梦溪笔谈》和朱熹的《语录》都有对对地壳运动和构造演化过程的分析;
国外早在公元前500年古希腊哲学家罗芬就注意到高出海面的岩石上有海生贝壳和其它生物的印痕;
达. 芬奇也对海陆变迁作过沦丧。
第15页,讲稿共147张,创作于星期日
大地构造学起源与发展
2) 经典大地构造假说的形成
18、19世纪是经典大地构造理论与假说形成的时期,在地质学界出现了水成学与火成学、灾变论与均变论之争,推动了大地构造理论的发展;对于山脉的成因解释有隆起说、收缩说、以及地槽-地台说:
隆起说:最初由俄国的罗蒙洛索夫提出,由英国的Hutton进一步完善,又由Buch和瑞士的Studer完善,是19世纪上半叶一直占统治地位的大地构造学派。主要论点是:岩浆从地球内部上升侵入到山体中央,使岩层由中央向边缘倾斜,并挤压形成褶皱和断裂。
收缩说:1852年由法国人Beaumont提出 , 19世纪下半叶一直占主要地位,主要论点是地球由于冷却收缩引起水平挤压形成褶皱与断裂。
地槽-地台说:由美国人Hall和Dana创立,后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完善形成。从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中叶一直占统治地位,其影响延续至今。
第16页,讲稿共147张,创作于星期日
大地构造学起源与发展
3) 新的全球构造理论的形成
主要表现为活动论(地壳水平运动)与固定论(地壳垂直运动)的激烈争论。
1900年前后出现大陆漂移概念,1912年Wegener将其发展成系统的假说;60年代初,Hess和Dietz提出了海底扩张学说;60年代末期,法国的Le Pichon将其发展成板块构造学说。
板块构造是各地球科学的新成果和现代新技术运用所取得的新资料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新的全球构造理论。它与其它学科相结合,而获得了新生。
第17页,讲稿共147张,创作于星期日
大地构造学起源与发展
4) 中国大地构造研究简况
1939年李四光发表《中国地质学》;1945年黄汲清发表《中国主要构造地质单位》;
中国特殊的丰富多彩的构造特征,为发展大地构造理论奠定了有利的物资基础;
50年代开始,先后有张文佑的断块构造学说、黄汲清的多旋回构造运动及准地台理论、李四光的地质力学理论、陈国达的地洼学说、张伯声的波状镶嵌构造学说、马杏元在前寒武纪构造演化和推覆构造的研究方面也作了重要工作。
70年代开始,尹赞勋首先将板块构造学说引入中国,其后,李春昱、郭令智常承法、王鸿祯、朱夏、徐嘉炜等对中国的区域构造和大地构造都作了有影响的工作。
特点:学派多、学术观点不尽相同。
第18页,讲稿共147张,创作于星期日
有关大地构造的基本问题
大地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