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7
文档名称:

题西林壁优秀教学设计(精选3篇).doc

格式:doc   大小:40KB   页数:1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题西林壁优秀教学设计(精选3篇).doc

上传人:raojun00001 2022/7/19 文件大小:4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题西林壁优秀教学设计(精选3篇).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1 / 17
题西林壁优秀教学设计(精选3篇)
题西林壁优秀教学设计(精选3者迷,旁观者清”的思想,说说自己的感受。
教学关键:边看注释,边想象画面理解古诗,结合生活感悟哲理。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通过四年的学****和积累,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学****古诗的方法和能力,但他们大多还是觉得古诗文学****起来有些艰涩难懂,对诗的理解还停留在比较肤浅的程度上,不能很好地体会到古诗独有的意境和韵味。本首诗又是一首哲理诗,如何让学生学懂、学深,让古诗课堂充满趣味,还能符合四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这都是本堂课面临的挑战。
教学策略: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对阅读教学提出的核心目标即培养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丰富积累,培养语感以及本教材对阅读教学内容的要
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5 / 17
求。所以我将采用层进式引读法,即按范读,默读,诵读,演读,美读的方法,以读代讲。在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时,我将借助多媒体课件,让学生感受庐山不同角度的美,让学生在感受,想象中提出疑问,为什么作者已经从横侧远近高低的角度看到庐山的美景了还会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呢?提出质疑后,采用小组讨论探究的方法,让学生悟出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哲理。真正做到把读书和思考的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读中感,在读中悟,在读中积累,在读中培养,用指导学生读得方法,完成教学目标,实现教学的重点难点。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⒈: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⒉师:你们都知道老师吟诵的是哪
首古诗吧?今天,让我们随着诗人一起,到庐山去领略一下那神奇的自然风光。请全班打开课本第22面,齐读古诗《题西林壁》。
⒊师:这首古诗,同学们都会背了,但是你们知道它的含义吗?今天,我们就要用学过的方法,来学****这首古诗。你们还记得我们学****古诗的步骤吗?
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6 / 17
解诗题,知作者
抓字眼,明诗意
多诵读,悟诗情
二、预****反馈,整体感知
⒈出示词语,读准字音,提醒读错的字音。
⒉解诗题,知作者
⒊正确朗读古诗
三、细读课文,深入理解
㈠解诗题,知作者
⒈师:请结合课文的注释,理解一下本诗题目的意思。
⒉师:谁知道苏轼的生平?
㈡抓字眼,明诗意
⒈其他同学一边听一边思考,你们从这首诗中读懂了什么。
⒉师:四人小组合作交流,你们从这句诗中读懂了什么?
⒊师:谁来说说你从这首诗中读懂了什么?
横看成岭侧成峰:横着看,庐山是一条山岭,连绵不断;侧着看却仿佛变成了一座山峰。
⒋师:你们能用语言苏轼描绘的这座山吗?
远近高低各不同:向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看到的庐山景色都不相同。
⒌师:从这两句诗中,你知道为什么庐山在苏轼的眼中,会有这么多种变化吗?
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7 / 17
⒍师:对,我们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到的景物是不同的。假如你现在就面对着庐山,你能用我站在___________看到 __________说一句话吗?不识庐山真面目:“我”没有认清庐山的真面目只
缘身在此山中:只因为我站在庐山中
第3篇:题西林壁教学设计题西林壁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借助解释弄请词句的意思;
2、在明白古诗意思的基础上理解诗中所含的哲理:观察角度不同,观察效果不同; 3、培养学生互助学****的能力; 4.有感情朗读并背诵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诗中所含哲理,培养学生互助学****的能力。 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对于学****古诗已初步掌握了基本步骤,即读——解——悟——读。而本诗中所蕴含的道理较难掌握,需要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才能理解得更透彻。
教学方法
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利用电子白板,课件展示,以情感为源头,采用激趣——晓意——明理——提升的四步教学法,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学****中品读诗句,在读中知情,在读中悟理,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将知识拓展、内化、深化、最终达到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和升华情感的目的。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分为六大部分 一、欣赏中激趣
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