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西风颂读后感
西风颂读后感
(一)
“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这句西风颂中脍炙人口的名言,被几代革命人作为座右铭。也正是因为这句话,让我对雪莱诗选中《西风颂》这首诗歌,感触颇深。作者以激昂的语调描述了西风的形象,从而将西风塑造为一个西风颂读后感
西风颂读后感
(一)
“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这句西风颂中脍炙人口的名言,被几代革命人作为座右铭。也正是因为这句话,让我对雪莱诗选中《西风颂》这首诗歌,感触颇深。作者以激昂的语调描述了西风的形象,从而将西风塑造为一个敢于打破旧世界,追求新世界的代表,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信念和向旧世界宣战的决心。
雪莱曾自己说过:“构思和基本写成这首诗,是在佛罗伦萨诺河岸的一个树木里,当时天气温和、清新,而这场暴风正集聚水气,倾斜下秋雨。如我所料,在日落时分,狂风大作,雨雹如注,伴随着西萨滨地区特有的那种壮观的闪电、雷声。“由此可以知道,那狂暴、雷雨交加的西风,是生命的呼吸、是诗人的感受,体验过的。正因为如此,诗人笔墨下的西风才如此的真实、壮观!读到这里,真有种让人身临其境的感觉。
诗作共分为三大部分,主要从正面直接描写西风,写它给大地、天空、海洋带来的天翻地覆的变化,后两部分主要抒写诗人由此而产生的情感。
在经历了严冬的历练之后,人会变得更加有韧性,这自然是冬天的严寒带给我们的考验。也可以说,是大自然带给我们的馈赠,让我们有机会体会到人生的另外一个侧面的样子,以免我们在一个安定的环境中找不到方向。吃的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宴安鸩毒,不可怀也。让我们再一次细细品味这句:冬天来了,春来还会远吗?是啊!一切都要有一个好的目标和希望,人类才能进步、向前。
西风颂读后感
(二)
《西风颂》是秋天的歌,是时代的声音。19世纪初叶,科学社会主义还没有诞生,欧洲各国的工人运动还处在自发阶段,封建贵族和资产阶级的反动势力还很强大,“神圣同盟”的魔影正在到处游荡着。大地还没有苏醒,寒冬还在后头。所以,《西风颂》不免带有“婉转而忧愁”的调子。但作为社会主义思想的先驱,雪莱对革命前途和人类命运始终保持着乐观主义的坚定信念,他坚信正义必定战胜邪恶,光明必定代替黑暗。从总的倾向来看,《西风颂》的旋律又是“猛烈、刚强”的。诗人以“天才的预言家”的姿态向全世界大声宣告:
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西风颂》是欧洲诗歌史上的艺术珍品。全诗共五节,由五首十四行诗组成。从形式上看,五个小节格律完整,可以独立成篇。从内容来看,它们又熔为一体,贯穿着一个中心思想。第一节描写西风扫除林中残叶,吹送生命的种籽。第二节描写西风搅动天上的浓云密雾,呼唤着暴雨雷电的到来。第三节描写西风掀起大海的汹涌波涛,摧毁海底花树。三节诗三个意境,诗人幻想的翅膀飞翔在树林、天空和大海之间,飞翔在现实和理想之间,形象鲜明,想象丰富,但中心思想只有一个,就是歌唱西风扫除腐朽、鼓舞新生的强大威力。从第四节开始,由写景转向抒情,由描写西风的气势转向直抒诗人的胸臆,抒发诗人对西风的热爱和向往,达到情景交融的境界,而中心思想仍然是歌唱西风。因此,结构严谨,层次清晰,主题集中,是《西风颂》一个突出的艺术特点。
其次,《西风颂》采用的是象征手法,整首诗从头至尾环绕着秋天的西风作文章,无论是写景还是抒情,都没有脱离这个特定的描写对象,没有使用过一句政治术语和革命口号。然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