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8
文档名称:

孔子与儒家文化.ppt

格式:ppt   大小:1,697KB   页数:4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孔子与儒家文化.ppt

上传人:卓小妹 2022/7/19 文件大小:1.66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孔子与儒家文化.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关于孔子与儒家文化
第1页,讲稿共48张,创作于星期日
一、孔子其人
(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市东南)人。
第2页,讲稿共48张,创作于星期日
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讲稿共48张,创作于星期日
二林门
第24页,讲稿共48张,创作于星期日
第25页,讲稿共48张,创作于星期日
颜回
颜回:(前521~前481年)春秋末鲁国人。字子渊,亦颜渊, 孔子最得意弟子。《雍也》说他“一箪食,一飘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为人谦逊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他异常尊重老师,对孔子无事不从无言不悦。以德行著称,孔子称赞他“贤哉回也”,“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雍也》)。不幸早死。汉高祖东巡祀孔子时以颜回配享,后历代因之。唐贞观二年(628年)诏称“先师”。开元二十七年(739年)追封“兖国公”。明嘉靖九年(1530年)改称“复圣”。在曲阜城内建有复圣庙,俗称颜庙。。
第26页,讲稿共48张,创作于星期日
第27页,讲稿共48张,创作于星期日
4、孔子整理的文献
1、《诗》:将读诗与做人联系起来。
2、《书》:体会先王如何治理国家政事。
3、《礼》:《仪礼》与《周礼》、《礼记》合称三礼。要求学生认真学习和实践。
4、《乐》:认为音乐是道德教化的内容。
5、《易》:用力甚勤,爱不释手。
6、《春秋》:编撰整理。
第28页,讲稿共48张,创作于星期日
二、儒家思想的体系核心:
(1)社会理想:恢复周礼,希望回到“礼乐征伐”的西周时代使社会归于一种秩序竟井然,长幼尊卑各得其所的状态。
(2)思想核心:
“仁”,规范人的行为思想。
“礼”,规范社会秩序。
什么是“仁”?——是人们追求目标和应当达到的思想境界,是为人处事的最高道德规范。
第29页,讲稿共48张,创作于星期日
不断追求:“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表现:
克己复礼、爱人、
恭宽信敏惠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概括:
积极进取,见贤思齐,推己及人,温良恭俭让,孝亲爱国,忠实诚信,见义勇为,见得思义,见危授命,杀身成仁,为大众谋福利,具有高尚道德情操的人。
第30页,讲稿共48张,创作于星期日
实现仁的途径:
(1)“孝悌”:是根本。属家庭层面,做到
父父子子。
(2)忠信:属社会层面,做到君君臣臣。
第31页,讲稿共48张,创作于星期日
五常:
仁义礼智恭宽信敏惠——《论语》
仁义礼智信——五常出于《春秋繁露》
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三纲出于《白虎通义》
“三纲五常”连用——宋代朱熹
第32页,讲稿共48张,创作于星期日
仁:爱人。爱人既为仁的实质和基本内容,爱人又是推己及人,由亲亲而扩大到泛众。
义:原指“宜”,义者宜也。《礼记·中庸》,“行而宜之谓之义”。即行为适合于"礼"。孔子以"义"作为评判人们的思想、行为的道德原则。
第33页,讲稿共48张,创作于星期日
礼:敬神等仪式、礼仪、制度、秩序、法
律。
智:指知道、了解、见解、知识、聪明、
智慧等。
信:指待人处事的诚实不欺,言行一
致。
第34页,讲稿共48张,创作于星期日
(3)为政的思想:
正名:“名不正,则言不顺。”/“八佾舞于庭,是可忍,孰不可忍?”
正身:
德治:“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选拔人才:
廉洁奉公,反对聚敛:
第35页,讲稿共48张,创作于星期日
(4)教育思想:
打破氏族等级界限,提出“有教无类”,使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向群众开放。
教育方法:因材施教、循循善诱、启发式、
学习方法和态度:
不迷信:
鄙视学稼、学圃
第36页,讲稿共48张,创作于星期日
孟子 的仁政思想与“性善论”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 羞恶之心,义之端也; 辞让之心,礼之端也;
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第37页,讲稿共48张,创作于星期日
荀子 旧列儒家,实为从儒家到法家的唯物主义者。 主张“性恶论”:
“性,指生理本能。”
“目好色,耳好声,口好味,心好利,骨体肌肤好愉悦,是皆生于人之性情者也。”如果“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
第38页,讲稿共48张,创作于星期日
三、儒家思想的价值观
积极入世的人生态度,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强调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建功立业。
第39页,讲稿共48张,创作于星期日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