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5
文档名称:

人美版四年级美术下册教案.doc

格式:doc   大小:88KB   页数:4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人美版四年级美术下册教案.doc

上传人:2112770869 2017/6/25 文件大小:8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人美版四年级美术下册教案.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美术教案
班级:
教师: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计划
一、学生情况分析:
1、四年级学生的自我意识日趋形成,绘画水平处于半抽象半具象的阶段,学生绘画能力相差比较大。
2、学生观察力也日趋成熟,对周围的事物有感性的认识了,所以在绘画中已经体现出了自己的情感。但对一些优秀的美术作品的欣赏能力还必须进一步提高。
3、少部分学生缺乏大胆的创作欲望,变得越来越束手束脚,唯恐别人说画的不好。
二、教学目标:
1、总目标:
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美术材料与工具的制作过程,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根据视觉的审美经验,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激发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
2、教学要求:
1)、尝试运用多种材料、工具、体验造型乐趣,感受废旧材料的制作乐趣。
2)、在美术教学中看、画、做、说、玩融为一体,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产生对美术的兴趣。
三、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采用散点式的结构,注重学生审美感受和视觉经验的培养,强调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协调发展,以
“接近社会,贴近学生,学以致用”为原则,选择符合四年级小学生身心特点的教学内容设计课题。全册共19课,内容涵盖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4个学习领域。
四、教学措施:
1、注重审美能力的培养
教学中,要创造条件,多给学生感悟优秀美术作品的机会,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进行比较。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
2、注重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让学生在不断地探索和实践中成长发展创新思维和能力。要帮助学生获得亲身体验,形成喜爱质疑、乐于探究、努力求知的心理倾向,激发创新的欲望。
3、鼓励学生进行综合性探究性的学习
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人类社会的丰富性,了解各学科的共通之处和相异之处,使他们真正获得综合运用美术以及其他知识、技能来解决学习生活中的各种问题的能力。
4、恰当运用多种教学手段
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如电影、电视、录象、范画、参观、访问等故事、游戏、音乐等方式引导学生增强对形象的感受能力和想象力,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五、教学进度
周次内容
第一周鸢尾花、植物写生
第二周放学了
第三周快乐的人
第四周材质的美
第五周有人脸的器物
第六周巧用对称形
第七周生命之源——水
第八周设计生活标志
第九周用彩墨画鱼
第十周动物的脸
第十一周认识中国画
第十二周汉字的联想
第十三周衣架的联想
第十四周艳丽的大公鸡
第十五周学画农民画
第十六周把自己的画制成拼图
第十七周画家凡·高
第十八周大师画我也画
第十九周电脑美术——你追我赶
第1课植物写生
教学目标
知识:通过植物线描写生,练习写生的技法。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分析植物的形象特征,用线描的形式把自己的感受表现出来。
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造型能力。
情感: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内容分析
重点:正确的观察方法和直接以线作画的能力。
难点:植物的结构与特征。
教学方法讲解
教学手段演示、讲解
板书课题:1、植物写生
一、导入
公园、植物园里、花坛里、我们的家里,都有各种各样的植物。它们有高有矮、有疏有密、枝叶旺盛、千姿百态,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丰富的色彩。
二、新课
1、提问:你认识这些植物吗?它们叫什么名字?它们有什么特征,有什么样的姿态?你喜欢哪种植物? 你知道一些植物的寓意吗?
2、欣赏美术作品:
中国画《君子兰》介绍作者小朋友的线描画植物写生画
3、选择几种植物请学生进行分析特征、姿态,培养正确的观察方法。引导学生先观察它们的全貌,说出它们的特征。纠正那种上来只看植物细节的错误方法。
(1)、说一说,所观察的植物的生长特点。
(2)、不同角度的花和叶各有什么不同?
(3)、植物的前后关系如何表现?
五、学生作画、教师辅导
作业提示:认真观察植物的特征、姿态,用线描的方法写生一种植物。注意线条的繁简、疏密、长短、曲直、穿插等变化。
六、小结、展示
展示优秀作业,并简评。
教学反思:


第2课放学了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这幅创作画,表现自己喜欢的课余生活,并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人物动作的画法。
能力目标:用绘画形式表现自己的想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内容分析
重点:人体的各种动态特点。
难点:画面的构思和组织。
教学方法讲解
教学手段示范
板书课题:2、放学了
一、导入
启发同学谈:放学了,打铃了,小伙伴们放学后最喜欢去什么地方?最爱干什么呢?
二、讲授新课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