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8
文档名称:

第二讲:就业形势分析与对策.ppt

格式:ppt   大小:1,401KB   页数:1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第二讲:就业形势分析与对策.ppt

上传人:落意心 2022/7/20 文件大小:1.37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第二讲:就业形势分析与对策.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二讲:就业形势分析与对策
毕业生人数
2019年:413万
2019年:495万
2019年:559万
毕业离校时未就业
2019年:75万
2019年:99万
2019年:120万
大学生就业形势非常严峻
“博士生一第二讲:就业形势分析与对策
毕业生人数
2019年:413万
2019年:495万
2019年:559万
毕业离校时未就业
2019年:75万
2019年:99万
2019年:120万
大学生就业形势非常严峻
“博士生一走廊,硕士生一礼堂,本科生一操场 ”
第二讲 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与对策
1.对影响大学生就业因素的分析
2.对目前大学生就业基本状况的分析
3.对大学生顺利就业应对措施的建议
一、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
(一)高校毕业生分配制度改革
分配制度改革
国家统包统分
(2019年之前入校学生)
自主择业、双向选择
(从2019年入校学生开始)
特点:
⑴ 调控性强
国家对毕业生资源统一协调、统一控制。
⑵ 约束性强
毕业生:选择就业岗位的自由度和范围受到一定限制。
用人单位:选择范围和选择毕业生的自由权利受到限制。
⑶ 风险性弱
高等学校:对高校办学规模、办学质量、专业设置等方面,影响不大。
毕业生:总体影响不大,体现在素质和能力、性别以及所入学校和所学专业等方面,影响不大。
1.国家统包统分阶段
国家对毕业生实行“统包统分”的分配制度,由国家有关部门统一制定政策,统一下达分配计划指标,毕业生根据国家下达的计划指标进行选择,由学校确定后上报审批。
特 点:
⑴ 引导性。国家通过引导性政策进行调控。
⑵ 自主性。毕业生选择职业的范围和意愿自由度增大,用人单位自主选择毕业生的权力和范围增大。
⑶ 选择性。大学生和用人单位具有相互选择权,双方在相互满足对方选择需要的基础上才能就业。
⑷ 导向性。社会用人情况对学生就业具有导向作用。
⑸ 考验性。对高校办学和大学生带来严峻的考验。
高 校:体现在专业设置、办学规模、人才培养质量以及办学声誉等方面。
大学生:体现在大学毕业生所具备的素质、能力、性别以及所入学校和所学专业等方面,但关键是大学生的素质和能力。
2.供需见面、双向选择阶段
(二)政府机构的改革
1.用人数量大幅度减少 — 整体接收毕业生的数量大幅度减少。
2.用人标准提高 — 专业要对口;综合素质和管理能力要高;必须参加公务员考试并取得合格资格。
(三)国有企业改革
1.国有企业用人自主权增大 — 招不招收大学毕业生由企业说了算
2.国有企业用人标准提高 — 学历、专业、学校等。
3.国有企业数量减少 — 总体需求量大幅度减少。
4.国有企业下岗人数增多 — 挤占就业市场。
(五)政府职能不到位
1.政策不规范、不统一
在政策上存在壁垒,个别地区存在本位和功利主义。
2.服务体系不健全
就业信息、就业中介等服务体系不健全。
3.人才市场不规范
⑴ 存在隐形市场 — 造成就业中的不公平竞争。
⑵ 存在虚假市场 — 干扰就业秩序。
(六)高校就业工作力度不够
1.缺少对学生进行职业规划的教育和指导
2.就业指导教育力度不够。
3.缺少与社会用人单位的沟通与联系。
4.就业工作人员队伍素质和能力需要加强。
5.存在功利思想和短期效应。
(七)社会用人单位要求标准提高
1.学历层次要求提高
2.研发能力要求提高
3.应用能力要求提高
4.挑剔性别、气质、外观形象。
(三)未就业大学毕业生的类型
第一类:复****考研者。
第二类:边看边干者。
第三类:就业困难者。
具体类型:
1.死活考研型 2.竞争公务员型 3.丧失良机型
4.有业不就型 5 . 目标散乱型 6.素质薄弱型
7.性别歧视型  8.专业冷淡型  9.意识薄弱型
10.能力不足型 11 .“ 回炉”锻炼型
三、应对就业的措施
(一)注重职业规划
1.学****相关知识
2.科学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