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3
文档名称:

六年级圆柱与圆锥教案.docx

格式:docx   大小:29KB   页数:1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六年级圆柱与圆锥教案.docx

上传人:小熙 2022/7/20 文件大小:2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六年级圆柱与圆锥教案.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六年级圆柱与圆锥教案
【篇一:2014年新鉴定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圆柱与圆锥》教案】
第三单元圆柱与圆锥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认识圆柱和圆锥,掌握它们的特点;认识圆柱的底面、侧面和高;认识圆锥的底面和也就是圆柱的侧面积加上两个底面的面积。
3.教学例4
1)出示例4。
2)求的是厨师帽所用的材料,需要注意些什么?
3)尝试计算
4)汇报校正。
4.小结:
在实际应用上当算圆柱形物体的表面积,要根据实际情况计算各部分的面积.一般采用进一法取值,以保证原材料够用.
,三、稳固练习
达成第22页“做一做”习题。
达成第23页练习四的第1—3题。
教师行间巡视,对有困难的学生实时指导。
作业布置:达成第23页练习四的第4、8、10、12题。板书设计:圆柱的表面积
表面积:1884+314=2198≈2200(平方厘米)
第三课时圆柱的体积
教学目的:
1、经过用切割拼合的方法借助长方体的体积公式推导出圆柱的体积公式,可以运用公式正确地计算圆柱的体积和容积。
2、初步学会用转变的数学思想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重点:1、掌握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
2、应用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难点: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的推导。
教学用具:课件圆柱体体积公式推导模型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复习旧知
1)、长方体的体积公式是什么?
2)、复习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2、揭露课题:圆柱的体积二、教学新课
1、圆柱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
1)用将圆转变成长方形来求出圆的面积的方法来推导圆柱的体积。
2)教具演示。
3)经过察看,议论。
2、应用公式
尝试达成教材第25页的“做一做”习题。
3、教学例6
1)出示例6,并让学生思考:要知道杯子能不能装下这袋牛奶,得先知道什么?
2)学生尝试达成例6。
3)集体校正。
答:,所以杯子能装下这袋牛奶。
三、稳固练习
1、达成第26页的“做一做”习题。
2、达成练习五的第1——3题.
作业布置:达成第28页练习五的第4、5、7、13题。
板书设计:圆柱的体积
答:,所以杯子能装下这袋牛奶。
第四课时解决问题
教学目的:
1、经过察看比较,掌握不规则物体的体积的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察看、归纳的能力,利用所学知识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逐步参透“转变”的数学思想。
重点:经过察看比较,掌握不规则物体的体积的计算方法。
难点:利用所学知识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逐步参透“转变”的数学思想。教学用具:课件
教学过程
一、问题引入
1、提出问题
师:在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时,我们碰到过求不规则的物体的体积的问题,你们还记得是怎样解决的吗?
2、揭露课题:解决问题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7
出示例7,
(1)读题,理解题意:
条件:瓶子内直径是8厘米,瓶内水高7厘米,瓶子倒置后无水部分的高18厘米的圆柱。
问题:这个瓶子的容积是多少?
【篇二:六年级数学圆柱、圆锥的认识教案】
圆柱的认识
课型:新授课时间:12年2月6日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使学生认识圆柱的特点,认识圆柱侧面的展开图。
教学准备:教师与学生每人带一个圆柱,教师给学生每一个纸制的圆柱。每位学生准备好制作圆柱的材料。

4人小组发
教学重点:使学生认识圆柱的特点。
教学难点:理解圆柱侧面展开是长方形,并理解长与宽与圆柱之间的关系。教学方法:合作学习自主学习
教学过程:
一、复习
我们已经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
谁能说一说我们学习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哪些知识?
二、新授
教师:今天老师和大家一同学习一种新的立体图形:圆柱体,简称圆柱。
1、初步印象
教师:同学们,请你们用眼睛看,用手摸,说一说圆柱与长方体的有什么不同?
2、小组研究:圆柱的这些面有什么特点呢?面与面之间又有什么联系呢?
3、沟通和汇报
4、举例说明进一步明确特点
5、运用知识进行判断
6、制作圆柱
三、练习
1、运用知识进行判断
下面哪些图形是圆柱?哪些不是?说明原因。
四、布置作业
配套练习册的第一课时
教后反省:
圆柱的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