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今古文创
·126·
跨文化交际研究视角下对文化的理解
◎常璇璇
流 派 众 多 ,有 的 从 交 多 条 不 同 的 文 化 概 念 ,逐 一 进 行 解 析 ,将 各 种 各 样 的 文 化
际 特 点 来 研 究 文 化 差 异(Hall, 1 9 7 6 ), 有 的 从 面 子 观 出 发 定 义 根 据 一 些“ 基 本 主 题 ”进 行 归 类 。[3]
来看待文化差异(Ting-Toomey,1988),也有从文化价值的 美 国 心 理 学 家 哈 里·蔡 安 迪 斯(Harry Triandis)这 样
角度来定义文化差异的各种表现形式(Hofstede, 1 9 8 0 ), 定义文化 :“我指的文化是由人所创造的那部分环境。”他
这些理论都具有跨学科性特点。 将文化理解为生活环境中由人所创造的那部分。荷兰文化
2 0 世 纪 9 0 年 代 ,德 国 心 理 学 家 亚 历 山 大 · 托 马 斯 心 理 学 家 霍 夫 斯 塔 德(Hofstede)将文化视为“集体具有文化综合
·127·
2022 年/第 21 期/
的心灵程序”,对他而言文化就是某种集体意识。所有从 现 状 ,由 此 获 得 了 两 种 能 力 :一 方 面 是 适 应 ,另 一 方 面 是
事文化概念理论研究的学者一致认为,文化包含一个非常 创新。[4]22
广 泛 的 范 围 ,从 人 们 生 产 的 物 品 、工 具 ,到 价 值 、思 想 、世 文化取向体系具有意义构建功能,个体在社会化过
界 观 、语 言 、哲 学 ,还 与 有 生 命 、无 生 命 的 主 体 及 客 体 打 交 程中获得适应和创新能力。如果交际伙伴来自不同文化的
道的方式方法等。[4]21 民 族 、组 织 或 群 体 ,遵 照 不 同 的 文 化 取 向 体 系 ,遵 循 不 同
文化的定义也是文化标准理论的重要基础。托马斯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