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9
文档名称: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及防火规范.ppt

格式:ppt   大小:817KB   页数:4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及防火规范.ppt

上传人:孔乙己 2022/7/21 文件大小:81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及防火规范.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民用建筑设计通则及防火规范
4 城市规划对建筑的限定 4.1 建筑基地
4.1.1 基地内建筑使用性质应符合城市规划确定的用地性质。 4.1.2 基地应与道路红线相邻接,否则应设基地道路与道路红线所划定的城市道路相连接。基地内建筑面事要塞工程等周围的建筑,当其处在各种技术作业控制区范围内时,应按净空要求控制建筑高度; 3、控制区内建筑高度,应按建筑物室外地面至建筑物和构筑物最高点的高度计算; 4、非控制区内建筑高度:平屋顶应按建筑物室外地面至其屋面面层或女儿墙顶点的高度计算;坡屋顶应按建筑物室外地面至屋檐和屋脊的平均高度计算;
5、下列突出物不计人建筑高度内: ①、局部突出屋面的楼梯间、电梯机房、水箱间等辅助用房占屋顶平面面积不超过1/4者; ②、突出屋面的通风道、烟囱、装饰构件、花架、通信设施等; ③、空调冷却塔等设备。
5 场地设计
5.1 建筑布局 1、建筑间距应符合防火规范要求; 2、建筑间距应满足建筑用房天然采光(本通则第7章7.1节采光)的要求,并应防止视线干扰; 3、有日照要求的建筑应符合本节第5.1.3条建筑日照标准的要求,并应执行当地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制定的相应的建筑间距规定; 4、对有地震等自然灾害地区,建筑布局应符合有关安全标准的规定; 5、建筑布局应使建筑基地内的人流、车流与物流合理分流,防止干扰,并有利于消防、停车和人员集散; 6、建筑布局应根据地域气候特征,防止和抵御寒冷、暑热、疾风、暴雨、积雪和沙尘等灾害侵袭,并应利用自然气流组织好通风,防止不良小气候产生; 7、根据噪声源的位置、方向和强度,应在建筑功能分区、道路布置、建筑朝向、距离以及地形、绿化和建筑物的屏障作用等方面采取综合措施,以防止或减少环境噪声; 8、建筑物与各种污染源的卫生距离,应符合有关卫生标准的规定。
5.1.3 建筑日照标准应符合下列要求: 1、托儿所、幼儿园的主要生活用房,应能获得冬至日不小3h的日照标准; 2、老年人住宅、残疾人住宅的卧室、起居室,医院、疗养院半数以上的病房和疗养室,中小学半数以上的教室应能获得冬至日不小于2h的日照标准。
5.2 道 路
1、基地内应设道路与城市道路相连接,其连接处的车行路面应设限速设施,道路应能通达建筑物的安全出口; 2、沿街建筑应设连通街道和内院的人行通道(可利用楼梯间),其间距不宜大于80m; 3、道路改变方向时,路边绿化及建筑物不应影响行车有效视距;
4、基地内设地下停车场时,车辆出入口应设有效显示标志;标志设置高度不应影响人、车通行; 5、基地内车流量较大时应设人行道路。
5.2.2 建筑基地道路宽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1、单车道路宽度不应小于4m,双车道路不应小于7m; 2、; 3、利用道路边设停车位时,不应影响有效通行宽度; 4、车行道路改变方向时,应满足车辆最小转弯半径要求;消防车道路应按消防车最小转弯半径要求设置。 5、基地内不宜设高架车行道路,当设置高架人行道路与建筑平行时应有保护私密性的视距和防噪声的要求。 6、; 7、地下车库出入口与道路垂直时,; 8、地下车库出入口与道路平行时,。
5.3 竖 向
1、%,地面坡度大于8%时宜分成台地,台地连接处应设挡墙或护坡; 2、%,亦不应大于8%,其坡长不应大于200m,在个别路段可不大于11%,其坡长不应大于80m;在多雪严寒地区不应大于5%,其坡长不应大于600m;横坡应为1%~2%; 3、%,亦不应大于3%,其坡长不应大于50m;在多雪严寒地区不应大于2%,其坡长不应大于1OOm;横坡应为1%~2%; 4、%,亦不应大于8%,多雪严寒地区不应大于4%,横坡应为1%~2%; 5、基地内人流活动的主要地段,应设置无障碍人行道。 6、基地内应有排除地面及路面雨水至城市排水系统的措施,排水方式应根据城市规划的要求确定,有条件的地区应采取雨水回收利用措施; 7、采用车行道排泄地面雨水时,雨水口形式及数量应根据汇水面积、流量、道路纵坡长度等确定; 8、单侧排水的道路及低洼易积水的地段,应采取排雨水时不影响交通和路面清洁的措施。
9、建筑物底层出入口处应采取措施防止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