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2
送人玫瑰手有余香
近年来,慈溪市志愿者队伍发展迅速,无论在队伍数量和服务质量上,都跃上了一个新台阶。目前,网上注册志愿者20145名,网上注册队伍599支,网上注册基地73个。“志愿服务社区化和农村化趋势越来越明显,服务根据马斯洛的需要理论,自我实现是人的最高需要,志愿服务作为一种超越现实利益之外的行为,扩展着志愿者对人和社会的理解,推动人们以一种乐观向上的态度追求进步和完美。最终,人们这种默默无闻的自我实现汇集成历史发展的洪流,从根本上促进整个社会进步与发展。从志愿服务与社会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角度看,我们可以发现,志愿服务收获的已大大超越了“余香”,她能让整个社会充满芳香。广大志愿者在为社会提供服务的同时,也向社会昭示了一种精神,这就是“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奉献是志愿服务精神的精髓,它要求志愿者不计报酬、不求名利,参与推动人类发展、促进社会进步的活动;友爱是志愿服务精神的核心,它体现人类社会的最高情感,这种情感超越国界、职业、种族、文化和贫富差距,给世界以阳光般的温暖;互助精神提倡“互相帮助、助人自助”,
3
“互助”精神唤醒人们内心的仁爱,持之以恒地真心奉献,“助人自助”帮助人们走出困境,自强自立,重返生活舞台;进步精神激励人们在投身于志愿服务、促进社会进步的同时,也使自身的境界和能力得到提升。中国志愿者精神既是对以上人类文明成果的吸收,又是对中华民族团结友爱、助人为乐、见义勇为等传统美德的继承和发扬,更是对社会主义时代精神的弘扬。这种精神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志愿服务领域的具体体现。随着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和志愿服务形式的完善,必将拓展科学化志愿服务精神的内涵,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价值理念。
首先,志愿服务能够促进人与人之间,不同社会群体、社会阶层之间的了解和沟通,缓解由于社会群体分化所带来的矛盾,推动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不同社会群体逐渐出现分化,由此产生了社会群体之间的矛盾。就社会成员个人而言,由于社会转型以及群体利益的分化,心理上不免产生一定的孤离感与不平衡感,而当前社会的运营机制又不存在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的措施,志愿活动的开展,有助于促进人与人之间的融合互助,有助于加强人与人之间的关怀与接触,减轻、消除彼此之间的距离感和隔阂,从而缓解由于社会群体分化所带来的矛盾,增进人们之间的了解,促使整个社会形成巨大的向心力。近年来,慈溪的社会民间志愿者队伍蓬勃发展,一支支活跃而热情的民间志愿者队伍在公益活动中脱颖而出。如一批批富有爱心的志愿者自发开展了“大爱接力——福利院每周活动”、 “爱心之旅——助老助残助困助学”、“自护自救——消防知识宣讲”、“手心相连——手语志愿服务”等活动,为社会弱势群体送去暖暖的关爱。
5
其次,志愿服务对于补救或预防社会问题的发生和恶化能够发挥积极作用。比如,志愿者通过宣传环保知识,能够从最广泛的层面上唤起社会群体对环境保护的关注并形成共识,从而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去解决环保问题。例如,我市已连续7年开展3·5“与春天同行、做文明市民”志愿服务主题月活动,连续10年开展3·12植绿护绿活动,连续3年开展6·5世界环境日志愿服务主题活动,就体现了这一作用。它通过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开展植树造林,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