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春联的来历.doc

格式:doc   大小:14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春联的来历.doc

上传人:PIKAQIU 2022/7/22 文件大小:1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春联的来历.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春联的来历
现在过年就只知道贴春联了,你们知道春联的由来吗?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致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妙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

春联的来历
现在过年就只知道贴春联了,你们知道春联的由来吗?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致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妙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
春节贴春联的民俗起于宋代并在明代开头盛行。据史书记载,明太祖朱元璋热爱对联,不仅自己挥毫书写,还经常鼓舞臣下书写。有一年除夕,他传旨:“公卿士家,门上须加春联一副。”初一日太祖微服出巡,观察交相辉映的春联感到非常快乐。当他行至一户人家,见门上没有春联,便问何故。原来仆人是个杀猪的,正愁找不到人写春联。朱元璋当即挥笔写下了“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的春联送给了这户人家。从这个故事中可以看出朱元璋对春联的大力提倡,也正是由于他的大力提倡,推动了春联的普遍盛行。
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编写的春联专著《槛联丛话》对楹联的起源及各类作品的特色都作了一一论述。春联在当时已成为一种文学艺术形式。
春联的种类比拟多,依其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披、春条、斗方等。“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披”贴于门媚的横木上;“春条”依据不同的内容,贴于相应的地方;“斗斤”也叫“门叶”,为正方菱形,多贴在家俱、影壁中。


同时,家家户户都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据《梦梁录》记载:“岁旦在迩,席铺百货,画门神桃符,迎春牌儿……”;“士庶家不管大小,俱洒扫门闾,去尘秽,净庭户,换门神,挂钟旭,钉桃符,贴春牌,祭把祖宗”。文中的“贴春牌”即是写在红纸上的“福”字。
“福”字现在的解释是“幸福”,而在过去则指“福气”、“福运”。春节贴“福”字,无论是现在还是过去,都寄予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憧憬,也是对美妙将来的祝福。民间为了更充分地表达这种憧憬和祝福,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倒”“福气已到”。
“福”字倒贴在民间还有一则传奇。明太祖朱元璋当年用“福”字作暗记预备***。好心的马皇后为消退这场灾祸,令全城大小人家必需在天明之前在自家门上贴上一个“福”字。
马皇后的旨意自然没人敢违背,于是家家门上都贴了“福”字。其中有户人家不识字,竟把“福”字贴倒了。其次天,皇帝派人上街查看,发觉家家都贴了“福”字,还有一家把“福”字贴倒了。皇帝听了禀报大怒,马上命令御林军把那家满门抄斩。马皇后一看事情不好,忙对朱元漳说:“那家人知道您今日来访,有意把福字贴倒了,这不是“福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