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9
文档名称:

山西省“十三五”工业和信息化发展规划 - 山西省发改委.doc

格式:doc   大小:91KB   页数:4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山西省“十三五”工业和信息化发展规划 - 山西省发改委.doc

上传人:282975922 2017/6/30 文件大小:9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山西省“十三五”工业和信息化发展规划 - 山西省发改委.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山西省“十三五”工业和信息化发展规划
为指导未来五年我省工业经济和信息化发展,加快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推动工业转型发展,根据《山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编制本规划。
一、“十二五”时期发展回顾
(一)发展现状。
经过“十二五”时期的加快发展,我省工业经济总量扩大,结构优化,素质提高,实力增强,工业经济发展水平明显提升。
一是规模总量进一步扩大。2015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基本保持稳定。
二是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十二五”期间,非煤产业增加值占全部工业增加值比重逐年上升,%%。煤炭、冶金、%%,重点培育发展的装备制造、煤化工、新材料、%%,投资结构明显优化,工业结构转型升级步伐加快,经济增长的活力和动力进一步增强。
三是经济发展方式进一步转变。狠抓工业节能降耗,统筹推进其他领域节能降耗,全社会节能取得显著成效。,%,实现节能量4300万吨标准煤。%,超额完成“十二五”目标。2015年,%,。朔州市被国家列为全国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全国区域工业绿色发展试点城市,全省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显著提高。
四是企业创新体系进一步完善。“十二五”期间,我省企业技术创新实力不断提升,创新投入和产出均有较大增长。企业创新体系不断完善,截至2015年底,全省共建成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26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24家,建成山西省研究生教育创新中心43户、产学研合作基地3个和行业技术中心15户。行业技术水平显著提升,碳纤维、特种钢等重点产品技术实现了进口替代,千万吨级智能煤炭综采成套装备、动车组轮对达到国际领先,核心技术掌控能力显著增强。
五是“两化”融合水平进一步提高。科学确立了我省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贯标体系和架构,在区域、行业、企业三个层次上推动实施试点,取得了很大进步。围绕我省产业特点,实际研发了一批软件和系统解决方案,运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推动建设了太钢、潞安、太重、晋煤、阳煤、经纬纺机等一批信息化示范企业,有力提升了企业生产自动化、智能化和管理现代化水平。
六是信息化水平进一步提升。不断深化信息技术在社会各领域的应用和安全管理,全面提高全省信息化整体水平。2015年,%,居全国第10位。全省政府网站已基本实现电子政务全覆盖,信息公开功能日臻完善。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稳健复苏,形成了较为全面的产业体系。2015年,,,。

七是中小企业发展进一步加快。贯彻《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36号),先后出台了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文件。开展减轻企业负担专项治理工作,清理整顿涉及中小企业的不合理收费;强化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中小企业信用担保、项目融资、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外部环境明显改善,中小企业在“专、精、特、新”发展方面迈出新的步伐。截至2015年底,全省共有中小微企业(法人单位),。全省企业从业人员存量的75%、增量的85%以上都是中小微企业提供的。中小微企业创造了全省约65%的发明专利、75%以上的企业技术创新成果和80%以上的新产品开发。
 (二)存在问题。
在取得重大成就的同时,我省工业经济发展仍存在着经济结构畸重、产业层次较低、技术水平落后、能源消耗较大、环境承载能力脆弱、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不强等突出问题。
一是工业结构仍然不够合理。工业结构超重特征突出,主要以能源原材料生产为主,轻工业发展不足。2015年,,煤炭、焦炭、冶金、电力四大传统产业增加值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74%,%,形成“一煤独大”“头重脚轻”的产业结构特点,抵御市场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