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
英山县中医院
儿童中医健康管理服务要求
一、从事儿童中医健康管理工作的人员应为接受过儿童中医保健知识技术培训的中医类别医师或其他类别医师。
二、加强宣传,告知服务内容,提高服务质量,使更多的儿童家长愿意接受服务。
三、儿童健康管理服务在时间上可以与预防接种程序时间相结合。
四、每次服务后及时记录相关信息,纳入儿童健康档案。
儿童中医健康管理程序
根据实际情况,结合预防接种程序的时间要求,在6、12、18、24、30、36个月期间各进行一次中医健康指导,3-6岁每年进行一次中医健康指导,主要内容为:
一、运用中医四诊合参方法对儿童健康状态进行辨识,以望诊为主;
二、提供儿童饮食调养、起居活动和中成药合理应用等指导,传授足三里、涌泉等常用穴位按揉、腹部推拿、捏脊等适宜居民自行操作的中医技术;
三、对各年龄段儿童常见疾病或潜在因素有针对性地提供中医干预方案或给予转诊建议;
四、记录在健康档案中。
0-36个月儿童和3岁至6岁儿童中医健康管理可以选择的时间以及服务的基本流程
0-36月儿童中医健康管理服务规范流程表
12月龄
6月龄
36月龄
30月龄
24月龄
18月龄
中医饮食起居指导;传授摩腹和捏脊方法
根据儿童不同月龄对家长进行儿童中医药健康指导
6、12月龄
18、24月龄
30、36月龄
中医饮食起居指导;传授按揉迎香穴、足三里穴方法
中医饮食起居指导;传授按揉四神聪穴方法
12月龄
6月龄
36月龄
30月龄
24月龄
18月龄
中医饮食起居指导;传授摩腹和捏脊方法
●询问近期发育和健康情况,重点询问小儿的饮食、大便、活动等情况。
●中医检查。以望诊为主:重点望面色、望形态、察舌、察指纹。检查是否有五迟五软。
6、12月龄
18、24月龄
30、36月龄
中医饮食起居指导;传授按揉迎香穴、足三里穴方法
中医饮食起居指导;传授按揉四神聪穴方法
3-6岁儿童中医健康管理服务规范流程表
3岁
5岁
4岁
●根据小儿体质特点和病理特点,询问发育和患病情况,测量体重、身长,按照生长发育参考值评估。重点询问小儿的饮食、大便、活动、睡眠等情况。
●中医检查。重点望面色、望头发、望形态,察舌切脉。
中医健康指导:
 中医饮食起居指导;
常见疾病的中医保健方法;
常见穴位的推拿保健方法。
正常
可疑或异常
分析原因,进行针对性健康指导或及时中药治疗,必要时转诊。
6岁
儿童中医诊断方法
儿童中医诊法包括望、闻、问、切诊,根据儿童特点,以望诊为主。
一、望面色
儿童正常面色为红润有光泽。面色萎黄,多为脾虚;面色苍白,多为血虚或寒证;面色发红,多为热证。
若眼周发暗、面部有白斑为异常。若面呈青色,多为寒证、痛证、瘀证或惊风先兆,建议转诊。
儿童中医诊断方法
二、望形态
望形态包括望形体和望动态,即观察儿童形体的胖瘦强弱和动静姿态。重点察看以下几方面:
:前囟1岁半前闭合为正常。若前囟迟闭、突起、凹陷均为异常。
:头发柔润光泽为正常。若头发稀疏、干枯、脱落、有枕秃为异常。
:姿态活泼、胖瘦适中为正常。若多动不宁或蜷曲少动、形体消瘦或肥胖为异常。
儿童中医诊断方法
三、察舌
舌体柔软,伸缩自如,舌质淡红润泽,舌苔薄白为正常。
若舌质红、淡白胖大、紫黯有瘀斑,舌苔黄、厚腻、剥脱为异常。
儿童中医诊断方法
四、察指纹
3岁以下小儿须察指纹。小儿
指纹是指食指桡侧的浅表静脉。
指纹分三关:自虎口向指端,
第1节为风关,第2节为气关,
第3节为命关。
儿童中医诊断方法
看指纹时应将小儿抱于光亮处,医生
用左手食指、中指固定患儿腕关节,拇指固定其食指末端,用右手拇指在小儿食指桡侧命关向风关轻轻推几次,使指纹显露。
正常小儿的指纹为淡紫隐隐,风关以内
若指纹淡化、青紫,达气关以上,推之涩滞为异常。若指纹达命关,而非一向如此,则提示病情危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