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关于甲亢性肝病诊治—
第1页,讲稿共20张,创作于星期二
甲状腺机能亢进是内分泌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可累及全身多个器官,以心血管及神经系统多见,亦可累及肝脏引起肝损害,肝肿大,甚至肝硬化(甲亢性肝病)
甲亢性肝病临显肝脏病临床症状,但肝排泄功能延缓,严重者可出现黄疸
第6页,讲稿共20张,创作于星期二
甲亢性肝病诊断标准
具备以下四项者甲亢性肝病诊断成立
(1)甲亢诊断成立
(2)肝功能检查具备下列一项或以上者
①谷丙转氨酶(ALT)及谷草转氨酶(AST)升高
②碱性磷酸酶(ALP)升高
③谷氨酰转移酶(GGT)升高
④总胆红素(TB)或直接胆红素(DB)升高
⑤总蛋白(TP)或白蛋白(ALB)下降
白蛋白/球蛋白(A/G)
⑥肝肿大
(3)除外其他原因所致的肝病(肝功损害及肿大)
(4)甲亢控制后,肝功能及肝肿大恢复正常
第7页,讲稿共20张,创作于星期二
重度        20倍以上
甲亢性肝病
转氨酶升高程度分度
轻度        2-3倍正常值高限
中度        3—20倍
重度        20倍以上
第8页,讲稿共20张,创作于星期二
鉴别诊断
(1)病毒性肝炎合并甲亢:患甲亢前多有肝炎病史及表现,肝功能损害反复出现,合并甲亢后肝损害更加严重(如果患乙型肝炎时HBsAg和抗-HBs阳性)
第9页,讲稿共20张,创作于星期二
鉴别诊断
(2)抗甲状腺药所致的肝病:抗甲状腺药的毒性作用可致肝损害,引起局灶性肝细胞变性、坏死或胆汁淤积性肝炎,但肝功能损害多发生于用药后,停用或药量减小后肝损害可恢复
第10页,讲稿共20张,创作于星期二
鉴别诊断
(3)肝胆疾病所致肝病:患甲亢前或病程中多有肝胆疾病史,食欲不振、厌油,腹胀等消化道症状较显,多有肝区疼痛,可有相应体征,肝损害较重,肝功能异常反复出现,且甲亢控制后肝损仍不能恢复正常,预后较差,并可有相应的实验室检查结果异常
第11页,讲稿共20张,创作于星期二
甲亢性肝病治疗
一、首先护肝降酶
1、充分休息、加强营养、精神放松
2、护肝药物使用
1)肝太乐
2)门冬氨酸钾镁30—40ml/日
3)ATP(三磷酸腺甘)
4)白蛋白
5)肝氨注射液
6)肌甘
7)适当选用维生素
8)甘利欣静滴 30ml/日
9)水林佳(水蓟宾胶囊)
10)联苯双酯滴丸10粒tid(降转氨酶较快)
第12页,讲稿共20张,创作于星期二
甲亢性肝病治疗
二、甲亢治疗
本病的治疗首先针对甲亢进行治疗,治疗甲亢常用的三大方法对甲亢合并肝损害仍适应
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可能加重肝损害,有报道他巴唑本身可引起胆汁郁积性肝炎,丙基硫氧嘧啶可引起局灶性肝细胞坏死和胆汁郁积,但对多数病人仍可使用,不过剂量要偏小,采用小剂量他巴唑5mg,tid
对适应手术者,在肝损好转及甲亢控制后可行手术治疗
放射性碘疗法,多数人认为甲亢合并一般肝损适用碘治疗,既使是严重肝损亦可考虑,甲亢并重症肝炎只能选择 131 I治疗
第13页,讲稿共20张,创作于星期二
甲亢并发肝损害的护理
1、一般护理
创造安静、安全、整洁、合适的休息环境,保持病室空气新鲜,避免噪声、强光等刺激,尽量避免与危重患者同病房。患者以卧床休息为主,避免剧烈活动,合理集中安排、护理操作。保证充足的睡眠,限制探视时间。加强基础护理,保持口腔及皮肤清洁,出汗多时更换衣裤及床单
第14页,讲稿共20张,创作于星期二
甲亢并发肝损害的护理
2、治疗前护理
患者对131碘治疗知识了解甚少,护士可对患者和家属进行相关知识宣教,使患者及家属有足够的心理接受治疗;治疗前禁食含碘丰富的海产品食物及药物,因含碘食物及药物会加重甲亢病情,禁食刺激性食物,禁烟、酒、浓茶、咖啡,适当限制脂肪,选择高热量优质蛋白饮食,适当补充维生素,多食用新鲜蔬菜、水果、豆类、奶类、蛋等;服131碘当日禁食(可喝糖水)
第15页,讲稿共20张,创作于星期二
甲亢并发肝损害的护理
3、治疗后护理
患者住单人间,要求安静、通风、无强光刺激,病房温度适宜。治疗后二周内尽可能减少与家人及其他人近距离接触,不能擅自离开病室,以避免受到射线的影响。服131碘 2小时后方可进餐,以保证131碘完全吸收,治疗后三天忌食海产品,半年内少食海产品。服药当天多饮水,有利于131碘尽快排出。 131碘治疗后二周内,大小便后请多用水冲洗厕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