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电能质量的概念
什么是电能质量?
(1)电压质量:是以实际电压与理想电压的偏差,反映供电企业向用户供应的电能是否合格的概念。这个定义能包括大多数电能质量问题,但不能包括频率造成的电能质量问题,也不包括用电设备对电网电能质量的影响和污染。
(2)电流质量:反映了与电压质量有密切关系的电流的变化,是电力用户除对交流电源有恒定频率、正弦波形的要求外,还要求电流波形与供电电压同相位以保证高功率因素运行。这个定义有助于电网电能质量的改善和降低线损,但不能概括大多数因电压原因造成的电能质量问题。
(3)供电质量:其技术含义是指电压质量和供电可靠性,非技术含义是指服务质量。包括供电企业对用户投诉的反映速度以及电价组成的合理性、透明度等。
(4)用电质量:包括电流质量与反映供用电双方相互作用和影响中的用电方的权利、责任和义务,也包括电力用户是否按期、如数交纳电费等。
目前针对电能质量问题研究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目前,研究和解决电能质量问题已成为电力发展的当务之急。主要研究课题包括:
(1)研究谐波对电网电能质量污染的影响并采取相应的对策。由于钢铁等金属熔炼企业的发展,化工行业整流设备的增加,大功率晶闸管整
流装置及电力电子器件的开发应用,使公用电网的谐波影响日趋严重,电源的波形产生了严重的畸变,影响了电网安全可靠运行。
(2)研究谐波对电力计量装置的影响并采取相应的措施。由于波形畸变,使电力计量的准确度与精确度到影响,致使计量误差,产生附加的功率损耗,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3)研究电能质量污染对高新技术企业的影响并采取相应的技术手段。由于计算机系统和基于微电子技术控制的自动化生产流水线以及新兴的IT产业、微电子芯片制造企业等,对电能质量的要求和敏感程度比一般电力设备要高得多,任何暂态和瞬态的电能质量问题都可能造成设备的损坏或运行异常,影响正常的生产,给电力用户造成经济损失。
(4)加强电能质量控装置的研制。电能质量控制装置的基本功能即使要在任何条件,甚至是极为恶劣的供电条件下改善电能质量,保证供电电压、电流的稳定、可靠,在谐波干扰产生的瞬间能立即将其抑制或消除。
我国对电网的电能质量制定了哪些国家标准?
(1)GB 12325-1990 《供电电压允许偏差》。
(2)GB/T 14549-1993 《公用电网谐波》。
(3)GT/T 15543-1995 《三相电压允许不平衡度》。
(4)GB/T 15945-1995 《电力系统频率允许偏差》。
(5)GB 12326-2000 《电压允许波动和闪变》。该标准是在GB 12326-1990 《电冶允许波动和闪变》的基础上,参考了国际电工委员会
IEC电磁兼容IEC6100-3-7等文件和标准修订后重新颁布实施的。
(6)GB/T 18481-2001 《电能质量暂时过电压和瞬态过电压》。
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对电能质量是怎样分类的?
国际电工委员会IEC从电磁兼容及相互干扰的角度考虑,对引起电磁干扰的基本现象进行了分类,见表1-1。
表
国际电力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对电能质量问题是怎样分类的?
国际电力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根据电压扰动的频谱特征、持续时间、幅值变化等将其进行了细分,并对供电系统典型的电磁干扰现象进行了特征分类,为准确地区分电压暂态现象提供了依据,见表1-2。
什么是电力系统频率?
电力系统频率是指电力系统统一的一种允许参数,国家标准GB/T 15945-1995 《电力系统频率允许偏差》规定以50Hz正弦波作为我国电力系统的标准频率(工频),并规定电力系统正常的频率标准为50Hz±。当系统容量较小时,可放宽到50Hz±。但GB/T 15945-1995 《电力系统频率允许偏差》中并没有说明系统容量大小的界限,全国供用电规则中规定了供电局供电频率的允许偏差:;。实际运行中,我国各跨省电力系统频率的允许偏差都保持在+~-。因此,电压频率目前在电能质量中最有保障。
什么是供电电压允许偏差?
供电电压允许偏差是指电力系统各处的电压偏离其额定值的百分比。目前,
GB12325-1990 《供电电压允许偏差》中规定:电压允许偏差是在正常运行条件下应保持电网各点电压在额定的水平上。其中:35kV及以上供电和对电压质量有特殊要求的用户为额定电压的+5~-5%;10kV及以下高压供电和低压电力用户为额定电压的+7%~-7%;低压照明用户为额定电压的+5%~-10%。
由于电网各点的电压调节不同于频率的调节,可由电网统一进行,又由于电网各点电压主要反映了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