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关于精索静脉曲张手术治疗的再思考
第1页,讲稿共47张,创作于星期二
精索内睾丸静脉形成的蔓状丛发生扩张增粗或迂曲,称为精索静脉曲张。轻者无症状,重者引起坠胀不适,还可以影响睾丸的生精功能
第2页,讲稿共47张,创作于星期
腹腔镜精索静脉结扎
精索内静脉转流术
精索鞘膜折叠缝合术
经皮栓塞
第22页,讲稿共47张,创作于星期二
精索静脉曲张手术治疗的再思考
第23页,讲稿共47张,创作于星期二
思考1.
传统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后,患者生育率到底有无明显改善?
第24页,讲稿共47张,创作于星期二
精索静脉曲张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男性疾病,约15%的男性患此症,但是绝大多数患有此症的男性并不存在不育问题。
有趣的是,在男性不育患者中,约40%存在精索静脉曲张问题。
第25页,讲稿共47张,创作于星期二
最近的几项研究却发现,实施常规的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并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
美国康奈尔大学威尔医学院的生殖和泌尿学教授高尔德斯顿(Marc Goldstein)认为,许多这样的手术反而让病情更加重了。
第26页,讲稿共47张,创作于星期二
在2003年5月31日的医学杂志《柳叶刀》(The Lancet)上,荷兰和加拿大的研究人员分析了1979-2002年7个关于精索静脉曲张的研究,发现与未治疗者相比,接受手术的男性不大可能生育。
第27页,讲稿共47张,创作于星期二
新泽西罗伯特伍德医学院的马姆(Joel Marmar)教授是采用显微外科技术治疗精索静脉曲张的首创人。
他所发明的显微技术可以有效的阻断所有的精索静脉,而将睾丸动脉和淋巴管予以有效的保留。根据已有的资料显示,术后受孕率明显高于其他手术方式组。
第28页,讲稿共47张,创作于星期二
部分静索静脉曲张较重的患者,本身仍然具有生育能力。因此,曲张与不育间的核心关联之处是什么,值得探讨。
部分静索静脉曲张患者(包括一些曲张程度并不太重的患者)手术后精液质量改善,恢复生育能力。比例大约有30-40%。因此值得手术一试
充分向病人交待病情后,不育症合并静索静脉曲张的患者还是主张手术尝试。
第29页,讲稿共47张,创作于星期二
思考2.
术中保留睾丸动脉和淋巴管的意义到底有多大?
第30页,讲稿共47张,创作于星期二
睾丸动脉保留与否,主要在于手术入路的选择。内环口水平以上的可以选择不保留睾丸动脉,腹股沟管和外环口切口应该保留,否则容易出现术后睾丸萎缩。这一点已经得到证实。
第31页,讲稿共47张,创作于星期二
保留淋巴管的目的是为了防止术后睾丸鞘膜积液的发生。也许很多医生感觉自己几乎没有碰到这种情况的发生,其实鞘膜积液的发生还是有的。由于鞘膜积液可发生于手术后1周~44个月,所以很多合并鞘膜积液的情况医生并不很清楚。
第32页,讲稿共47张,创作于星期二
大部分行保留睾丸动脉术式的患者,其淋巴管也基本上得到了保留。所以,动脉保留与否跟术后鞘膜积液的发生率有着直接的关系。
第33页,讲稿共47张,创作于星期二
结扎时是否要分离出动脉、淋巴管而进行保留:持肯定观点者必须考虑到其所带来的几个缺点:
1、分离较困难,手术时间要长;
2、将静脉误认为是动脉或淋巴管而漏扎,术后易复发。所以高位结扎不用刻意去分离它。
第34页,讲稿共47张,创作于星期二
思考3
切口怎么样选择?
第35页,讲稿共47张,创作于星期二
腹膜后精索内静脉结扎 :在内环上方腹膜后径路结扎,解剖层次较深,充分游离并推开腹膜后仍可获得满意的术野,精索内静脉很少分枝不易漏扎,但在结扎的上方如有分支未于结扎则术后会复发
术中尽量找到所有曲张的静脉。并不刻意去辨别动脉和淋巴管。
第36页,讲稿共47张,创作于星期二
经腹股沟入路:解剖层次较浅,易于显露,但精索内静脉分枝较多易漏扎静脉和误扎精索内动脉。
术中易发现存在的提睾肌静脉曲张,可显示和结扎精索外静脉和引带静脉侧支循环,有利于防止术后复发
可能造成静脉侧枝循环和淋巴管的损伤,造成附睾炎、睾丸鞘膜积液、阴囊水肿、翠丸萎缩等并发症的出现
第37页,讲稿共47张,创作于星期二
思考4
适应症如何选择?
第38页,讲稿共47张,创作于星期二
目前医疗环境恶劣,严格掌握指征,且必须降低患者心理预期,不要让患者产生“手术后就能生育”的概念。
手术虽小,但容易漏扎静脉,易复发。
睾丸容积明显减小(B超测量相差2 ml以上);一般有症状的中重度精索V曲张,有不育的、阴囊酸胀不适就诊而选择手术治疗
第39页,讲稿共47张,创作于星期二
精索静脉曲张的栓塞治疗
适应证:经临床检查确诊为精索静脉曲张,症状明显,已婚而不育者。
禁忌证:由肿瘤或者迷走血管压迫髂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