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6
文档名称: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5).ppt

格式:ppt   大小:2,373KB   页数:5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5).ppt

上传人:卓小妹 2022/7/24 文件大小:2.32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5).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关于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5)
*
第1页,讲稿共56张,创作于星期二
*
§1-1 吸光光度法基本原理
一、吸光光度法的概念
在光谱分析中,依据物质对光的选择性吸收而建立起来的分析方法称为吸光光度法。

第11页,讲稿共56张,创作于星期二
*
ε与a的关系为:
ε = Ma ( M为物质的摩尔质量)
摩尔吸光系数ε(L·mol-1·cm-1)在数值上等于浓度为1mol·L-1 、液层厚度为1cm时该溶液在某一波长下的吸光度。
吸光系数a(L·g-1·cm-1)相当于浓度为1g·L-1 ,液层厚度为1cm时该溶液在某一波长下的吸光度。
第12页,讲稿共56张,创作于星期二
*
吸光度A 描述溶液对光的吸收程度:
A=lg(I0/I)
透过度T 描述入射光透过溶液的程度:
T = It/I0
吸光度A 与透光度T 的关系:
A = -lg T
A、T、c 三者的关系如右图所示。
吸光度A具有加和性: A总= A1+ A2
A1、A2分别为两种吸光物质的吸光度。
A
T
A
T
C
图8-3 A,T,C关系曲线
第13页,讲稿共56张,创作于星期二
*
朗伯-比耳定律的物理意义:当平行单色光通过单一均匀的、非散射的吸光物质溶液时,溶液的吸光度与溶液浓度和液层厚度的乘积成正比。
朗伯-比耳定律是吸光光度法的理论基础和定量测定的依据。广泛地应用于紫外光、可见光、红外光区的吸收测量,也适用于原子吸收测量。
第14页,讲稿共56张,创作于星期二
*

(1)吸收物质在一定波长和溶剂条件下的特征常数;
(2)不随浓度c和光程长度b的改变而改变。在温度和波长等条件一定时,ε仅与吸收物质本身的性质有关,与待测物浓度无关;
(3)可作为定性鉴定的参数;
(4)同一吸收物质在不同波长下的ε值是不同的。在最大吸收波长λmax处的摩尔吸光系数,常以εmax表示。εmax表明了该吸收物质最大限度的吸光能力,也反映了光度法测定该物质可能达到的最大灵敏度。
第15页,讲稿共56张,创作于星期二
*
(5) εmax越大表明该物质的吸光能力越强,用光度法测定该物质的灵敏度越高。
ε>105:超高灵敏;
ε=(6~10)×104 :高灵敏;
ε=(2~6)×104 :中等灵敏;
ε<2×104:不灵敏。
(6)ε在数值上等于浓度为1mol/L、液层厚度为1cm时该溶液在某一波长下的吸光度。
第16页,讲稿共56张,创作于星期二
*
—比耳定律的原因
标准曲线法测定未知溶液的浓度时,发现:标准曲线常发生弯曲(尤其当溶液浓度较高时),这种现象称为对朗伯—比耳定律的偏离。
引起这种偏离的因素(两大类):
(1)物理性因素,即仪器的非理想引起的;
(2)化学性因素。
第17页,讲稿共56张,创作于星期二
*
(1)物理性因素
难以获得真正的纯单色光。
朗伯—比耳定律的前提条件之一是入射光为单色光。
分光光度计只能获得近乎单色的狭窄光带。复合光可导致对朗伯—比耳定律的正或负偏离。
非单色光、杂散光、非平行入射光都会引起对朗伯—比耳定律的偏离,最主要的是非单色光作为入射光引起的偏离。
图8-4-1 工作曲线
第18页,讲稿共56张,创作于星期二
*
|Δε|很小时,则可近似认为是单色光。为
克服非单色光引起的偏离,首先应选择比较好
的单色器。此外还应将入射光波长选定在待测
物质的最大吸收波长且吸收曲线较平坦处。
(2)化学性因素
朗伯-比耳定律假定:所有的吸光质点之间不发生相互作用,实验证明,这种假定只有在稀溶液时才基本符合。
第19页,讲稿共56张,创作于星期二
*
当溶液浓度c >10-2mol·L-1时,吸光质点间可能发生缔合等相互作用,直接影响了对光的吸收。朗伯-比耳定律只适用于稀溶液。
溶液中存在着离解、聚合、互变异构、配合物的形成等化学平衡时,使吸光质点的浓度发生变化,影响吸光度。
(3)工作曲线不过原点
存在系统误差:吸
收池不完全一样;参比
溶液选择不当等。
图8-4-2 工作曲线
第20页,讲稿共56张,创作于星期二
*
§1-2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一、主要部件
光源
单色器
样品室
检测器
显示
第21页,讲稿共56张,创作于星期二
*
1.光源:
2.单色器:包括狭缝、准直镜、色散元件
棱镜——对不同波长的光折射率不同
色散元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