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5
文档名称:

应急事件处理指 南.doc

格式:doc   页数:1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应急事件处理指 南.doc

上传人:企业资源 2012/2/2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应急事件处理指 南.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香港新世界大厦

紧急事件处理指南
上海新创物业管理有限公司
二00二年九月
突发事件
台风侵袭
防台准备
制定全年防风防台计划,落实台风处置预案及期间当值表及责任人,人员联络名单;
台风季节到来,提前作好防台准备,查看防台物质齐备适用,检查疏通相应管路,组织防台领导小组人员开会,预演防台步骤;
台风到来前
接气象部门通知,通知租户(业主),发出台风公告:告知台风事宜并提醒客户一些必要安排,告知紧急联络电话;
检查物业内设施、设备,保护及稳固;
各区域高空悬挂物件是否牢固,有无松脱;
各机房(电梯、水泵、电机房等)是否安全,备用电机是否可以随时开动;
天台水箱、天线等物件是否牢固,有无不安全因素;
物业内所有管道、阀门是否正常,有无堵塞,渗漏及失灵;
负责检查所有客房门窗内关闭情况,有无各类危险情况(如花盆在窗台,易堕落物件在阳台);
锁紧窗门;
玻璃贴上防风胶纸,避免爆裂;
装上防风卷闸或防风板(如有);
建筑物若有维修棚架、围板或吊船等物体在外置放,应检查是否安全及稳固,如有需要须移走或通知施工队做好防风措施;
全面检查物业防风措施,查看各处下水道、落水管、雨水渠等,并及时通知清洁部或协助维修部清除可能引起淤塞的垃圾、泥沙及杂物;
备好沙包、雨衣、头盔、水靴、绳索、后备照明等紧急用具以随时应用;
应加强与部门的联络,加强巡检力度,发现问题及时反映并督促有关部门改进;
台风中
逗留室内安全位置或进入指定防风处;
佩带硬身安全帽(如外出);
台风后
观察台风消息及预防余风;
照顾受伤人士;
清理受损范围,注意避免受伤;
维修主管巡视物业;
清理淤塞渠口杂物,补充紧急用具;
事后填写《事件报告》呈交管理处。
电力故障
保安人员应清楚物业内电力设备、电源总闸及楼层分闸的位置,经常协助维修部检查其工作状态;
维修部门应经常性演练断电的切换操作,以便紧急情况下训练有素地处理;
发生电力故障时,应立即通知维修部及时修理,物业部应发出告示通知各客户;
任何情况下,除专业维修人员外,其他人员均不得自己进行修理,以避免发生危险事故;
停电期间禁止任何人使用电梯;
保安部门要加强出入口的人员检查,防止有人趁机混入作案,并对围墙等区域增加巡视人员、次数;
保安部平时应预备应急电灯,充好电源,保证停电期间的巡查时照明使用;
如停电事故可能导致停水或电梯停运等事故发生,则在停电前应早作准备,告知客户或加以防范;
记录一切有关资料并填写《事件报告》呈交管理处。
交通意外
一般而言,交通意外可分为四大类:
意外中无人受伤,但引起车辆或物业设施受损;
意外中有人受伤,并引起车辆或物业设施受损;
意外中仅仅发生人员受伤;
意外中仅仅发生车辆或物业设施受损。
但无论如何情形,保安人员到达交通事发现场,首先要防止现场再有意外事件发生,排除恶性的连锁反应,其步骤如下:
无人受伤的交通意外:
维持秩序,使现场交通恢复通畅无阻;
财物、车辆受损时,先进行拍照存查;
如意外事件中可能危及其他人员,应设置围护区加以局部封锁,必要时还须树立警告标志;
如有需要,通知维修人员到场采取措拖;
在处理财物损害赔偿时,如争议较大,不可自行作主,应当及时报告管理处或有关职能部门处理;
记录一切有关资料,并写《事件报告》呈交管理处。
有人受伤的交通意外:
指挥交通,给予尾随车辆警示并绕行;
在可行情况下将伤者移离危险区域;
伤势严重者先进行拍照存查;
通知管理处派员协助维持现场秩序;
及时取证、记录现场情况,报警等候处理,必要时,对事故现场进行录像、拍照取证;
在现场寻找是否有目击证人,待警员到场立即报告;
交通失事后,如有人受伤,则在警方未到场前,肇事车辆不得移或驶离原位;
事后记录一切有关资料,书写《事件报告》呈交管理处。
水管爆裂
寻找水管爆裂,造成水浸的原因;
关闭有关水阀或总闸,切断水源,如当时无法迅速关闭,则借助衣物、消防水带等引领水流离开电梯等危险区域;
如水浸是由于水管爆裂所引起,应立即通知维修部进行抢修;
利用沙包遏止水势蔓延到其它区域;
将接近水浸地区的电梯升高及暂停使用;
通知清洁部利用拖畚、扫把及潜水泵等工具清理现场;
清理现场前,有条件的应当拍照记录;
事后将有关资料包括水浸原因、涉及面积,破坏程度、抢修过程等记录并填“事件报告”呈报
气体泄漏
保安监控中心应备好煤气公司的电话,以便紧急情况下联络;
保安员应熟知物业内使用何种气体燃料及气体管道的走向、开关等正确位置;
接到气体泄漏报告或异味时,应迅速前往现场;
到达现场,切勿按门铃或触动任何电器及开关,以免发生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