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财务总监指南89175
汇报人:
适用于商务汇报/述职报告/演讲课件通用模板
日期:
(三)适用范围
1、本指南适用于本市国有独资、控股、参股公司法人单位的财务总监,国有独资、控股、参股的非公司法人单位,其他经济成分法人单、财务总监在岗位设置中应遵循“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的要求。
6、财务总监要参与下管一级财务人员的聘用、考核和奖惩提出相关意见。
7、财务总监应制定对下属公司实行财务人员委派方案并提出拟委派人员的候选名单。
8、财务总监应制定对下属公司委派财务人员的福利待遇政策及支付方案。
9、财务总监应制定财务人员岗位轮换和继续教育培训方案。
(二)会计政策、会计核算体系的制定
1、财务总监应根据《企业财务通则》、结合本公司情况制定本公司的会计政策。
2、会计政策包括:但不限于:(1)外币记帐汇率的选用方法;(2)固定资产目录分类及预期使用年限、预计净残值、折旧方法;(3)低值易耗品摊销方法;(4)存货计价方法;
(5)大修理费用核算方法;(6)坏帐准备范围、提取方法、提取比例;(7)股权投资差额摊销期限;(8)短期投资计提跌价准备方法;(9)所得税费用核算方法。
3、财务总监应根据《会计法》、《企业会计制度》和《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要求制定公司的会计核算体系。
4、公司会计核算体系包括:(1)各类会计凭证设置及其传递和保管程序。(2)根据《企业会计制度》规定的总分类帐户和公司实际需要,设置的会计帐户,包括一级、二、三级明细分类帐户。(3)会计帐册设置和登记程序。
(4)会计帐务处理程序。(5)定期结帐程序。(6)会计报表设置和编制程序,包括合并报表编制程序。
(7)内部报告设置及编制程序。除按《企业会计制度》要求设置财务报表外,可以根据公司内部管理需要设置内部报告。内部报告按时间可分为:即报、日报、月报、季报、年报等;按内容可分为资金报告、费用报告、往来报告、投资报告、实物报告、担保报告等。
(8)会计核算的审核和监督制度,包括会计凭证复核、帐证核对、帐帐核对、帐表核对和帐实核对。
5、财务总监应对公司会计核算体系正常运行负责,保证会计事项确认、计量、记录、报告的完整性和可靠性。
(1)建立会计凭证设置、启用、修订、废止的检查制度。(2)定期检查会计凭证填制的规范性。(3)定期检查会计明细帐户设置、使用情况。(4)定期检查会计帐册设置的有效性和记录的及时性和正确性。
(5)定期检查会计报表填报的及时性、正确性和完整性。(6)定期检查帐务处理程序的适用性。(7)定期检查结帐程序的适用性。(8)定期检查会计报表编制程序的恰当性。(9)定期检查内部报告设置及编制程序的适用性。
(三)财务事项权限的设定
1、财务总监应根据公司章程、股东大会和董事会有关决议,会同经理层制定财务事项权限制度。
2、财务事项权限制度内容包括:
(1)财务事项权限的范围,包括费用类财务事项权限、经营类财务事项权限、资金类财务事项权限、资本类财务事项权限。要根据公司经营发展需要,定期修订、补充财务事项权限。
(2)财务事项权限的层次,对办理常规业务的一般权限要根据分层管理、权责配比原则划分权限的层次,防止一支笔。根据经济事项重要性和单笔金额大小确定不同层次的权限。对办理特殊业务要规定相应的特殊权限。
(3)财务事项权限的责任,要根据每一权限的设置确定相应的责任。权限的责任要单一化,既要防止权限责任不清,又要避免权限责任交叉或重叠。
(4)财务事项权限的程序。要定期编制公司财务事项权限一览表,供相关部门和人员遵守执行。
3、财务总监应根据公司经营发展情况,及时补充、修订财务事项权限的设定,并监督有关部门和人员遵守财务事项权限的有效性。
(四)会计技术的选用和更新
1、财务总监要关注公司会计技术选用的可行性和安全性。
2、在运用电子信息技术手段时,要考虑:(1)财务会计电子信息系统开发与维护的控制。(2)数据输入与输出的控制。(3)文件储存与保管的控制。(4)网络安全的控制等。
3、财务总监要关注公司会计技术升级更新时财务会计电子信息系统运行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4、财务总监要参与公司管理信息系统的规划和决策。
四、实施全面预算管理
财务总监应按照公司董事会、经理层确定的经营和管理目标,会同公司有关部门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具体内容有:
(一)预算体系的建立。预算体系包括预算项目、预算标准和预算程序。
1、预算项目
预算项目由经营预算、资本预算和现金预算组成。其中,经营预算包括销售预算和成本预算;资本预算包括投资预算和资产购建处置预算;现金预算是在经营预算、资本预算的基础上,反映现金流向和流量及存量的预算。上述各预算项目可根据公司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