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7
文档名称:

经蝶窦鞍内手术并发症防治.ppt

格式:ppt   大小:589KB   页数:4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经蝶窦鞍内手术并发症防治.ppt

上传人:卓小妹 2022/7/25 文件大小:58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经蝶窦鞍内手术并发症防治.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关于经蝶窦鞍内手术并发症防治
第1页,讲稿共47张,创作于星期二
手术并发症及其防治
经蝶窦鞍内手术由于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取瘤方便及死亡率低等优点, 目前在 临床上已广泛使用,但术后并发症并不少见。据国内外有关文献报导,其摄片、蝶鞍断层摄片、CT、MBI检查。 3.手术操作时应保持在正中线位及直视下进行。
4.已确诊为血管瘤,应改用其他方法治疗或采用开颅术。
第15页,讲稿共47张,创作于星期二
手术并发症及其防治
出 血
二、预防
5. 鞍内肿瘤患者突然出现眶上疼痛,患侧外展神经麻痹或视力障碍,但对侧视野无颞侧偏盲,又未能排除颈内动脉瘤者,不能盲目进行经蝶窦手术探查。 6.手术时患者的体位正确,也是避免操作时误伤海绵窦及颈内动脉的一个重要方面。
第16页,讲稿共47张,创作于星期二
手术并发症及其防治
出 血
二、预防
7. 术者必须熟悉蝶鞍与毗邻的解剖关系。 8.术中止血必须严密、彻底,任何疏忽都可能造成术后出血的危险。 9.鞍内巨大的腺瘤已破坏后床突及枕骨斜坡者,手术有可能导致出血和压迫脑干的危险。
第17页,讲稿共47张,创作于星期二
手术并发症及其防治
出 血
三、治疗 1.切口部位出血可用双极电凝止血,如出血较多,不易止血时,可按不同部位分别结扎筛前动脉、蝶腭动脉或颈外动脉。 2.鞍内出血可用电凝止血或压迫止血。如操作时损伤海绵窦或海绵间窦所致的出血,可用肌肉块、 脂肪团块或明胶海绵压迫止血,并暂停手术。
第18页,讲稿共47张,创作于星期二
手术并发症及其防治
出 血
三、治疗
,应立即用肌肉块、脂肪团块或明胶海绵填塞窦腔,必要时可结扎颈总动脉并停止手术。 ,有可能形成颈内动脉海绵窦瘘。如已形成颈内动脉海绵窦瘘,可采用颈总动脉结扎。最好的方法为选择性导管介入疗法。 。
第19页,讲稿共47张,创作于星期二
手术并发症及其防治
鼻中隔穿孔 鼻中隔穿孔亦是经蝶窦鞍内手术的一种常见并发症,主要发生在经鼻中隔或经唇下进路手术时。虽不像出血、化脓性脑膜炎等并发症那么严重,但也给病人带来一定的症状。
第20页,讲稿共47张,创作于星期二
手术并发症及其防治
鼻中隔穿孔
一、原因 1.剥离鼻中隔粘膜时未能在软骨膜及骨膜下剥离,造成粘膜撕裂。 2.在将鼻中隔软骨与上颌骨鼻嵴或与鼻中隔骨部联结处,向对侧脱位时用力欠妥当,撕裂对侧粘膜。
第21页,讲稿共47张,创作于星期二
手术并发症及其防治
鼻中隔穿孔
一、原因 3.鼻中隔偏曲不规则或嵴、距状突较特殊,分离周围粘骨膜不够广泛,张力较大而撕裂。 4.操作时剥离器头端末紧贴骨面,亦可导致穿破粘骨膜。 5. 鼻中隔两侧粘骨膜未完全分离,强力插入Hardy氏扩张器,或急于除去骨片,常可导致粘骨膜穿破或撕裂。
第22页,讲稿共47张,创作于星期二
手术并发症及其防治
鼻中隔穿孔
二、预防 1. 剥离鼻中隔粘膜必须在粘骨膜下进行。 2.遇到鼻中隔嵴突或距状突时,必须充分分离嵴突或距状突周围的粘骨膜,以降低张力。 3.鼻中隔两侧粘骨膜必须完全分离直至蝶窦前壁,插入Hardy氏扩张器时必须轻柔,不可强行。
第23页,讲稿共47张,创作于星期二
手术并发症及其防治
鼻中隔穿孔
三、治疗 1.术中如发现两侧粘膜在同一位置破裂时,鞍内处理后,如是小裂孔,可将其较小的一侧粘膜缝合封闭。如缝合有困难,可将术中取出的骨片放入两侧粘膜之间,两侧鼻腔填塞加压固定。 2.术后发现有鼻中隔穿孔者,如穿孔较小,可以不作处理,随访观察。如穿孔较大,或穿孔位于中隔前端,症状较明显者,必须进行修补术。
第24页,讲稿共47张,创作于星期二
手术并发症及其防治
视神经损伤与视力障碍 经蝶窦鞍内手术并发视神经损伤与视力障碍要比开颅术少得多。%,%,%。
第25页,讲稿共47张,创作于星期二
手术并发症及其防治
视神经损伤与视力障碍
一、原因 1.视神经管与蝶窦解剖上的变异,或视交叉和垂体包膜与鞍隔有粘连,在切除鞍区肿瘤时,术中则易损伤视神经及视交叉。 2.术前对鞍区解剖了解不清,在有蝶上筛房的情况下,术中误将蝶上筛房当作蝶窦,鞍底开窗时,可损伤视交叉及视神经。
第26页,讲稿共47张,创作于星期二
手术并发症及其防治
视神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