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篆刻艺术的学习与创作张明君
2015年9月
一、篆刻艺术的概念 要想了解篆刻艺术首先要明白什么是艺术。
艺术的概念 艺术:是指用形象来反映现实但比现实有典型性的社会意识形态。包括文学、书法、绘画、篆刻、雕塑、建筑、音乐、舞蹈、戏剧、电影、曲艺等。 艺术是语言的重要补充方法。如大声说话表示生气,笑声表示开心。 明白了什么是科学也就明白了什么是艺术。
任何艺术门类都来自于实用。我们说书、画、印等同源,其同源的最主要的特征之一就是来自于实用。
艺术的本质属性是创作者通过作品这一载体自然而准确的表露出,更确切地说是自然而准确的流淌出作者的心声。这个心声就是心灵的声音。所以说艺术的功能首先是娱己,其次才是娱人。
创作工具、材料和作者的表现技巧是创作作品的载体,作品是表达作者心声的载体。
什么是心灵的声音?简单地说就是作者对人性、人生、生活、社会以及自然等独有的认知或体悟。其从作者自己独有的生活积累而来,包括审美思想、学习和创作理念、人生观和价值观等。这就是我们经常说的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二、篆刻艺术的概念
篆刻:在印面(石、铜等)上篆写上印文,用刀镌刻、制作,并通过刀法表现出书法美的造型艺术。因其文字多用篆书,故称之为篆刻(实际上是“刻篆”),又称刻印、治印等。
专门研究这方面学问的,则称为“印学”、“篆刻学”。
其称呼因时而异,如“玺”、“印”、“章”、“印章”、“记”、“朱记”等。民间习惯称为“戳子”。
刻印的工具、材料主要靠一刀一石,印面大多在方寸左右,但要求很高,既有豪壮飘逸的书法笔势,又含优美悦目的绘画构图,并具刀法生动的雕刻特征。说其地虽有方寸,印象却有万千,毫不为过。
三、篆刻艺术发展简说
篆刻艺术的发展史主要可分为两个阶段:
一是(实用)印章艺术时期(非自觉)
二是篆刻(创作)艺术时期(自觉)
1、(实用)印章艺术时期(青铜时代)——商至宋
这一时期官印为其大宗,材质绝大多数为铜,故可称之为“青铜时代”。
印章最早是以“范”的作用出现而产生的。而“范”是由按压陶器的使用方法“按”而得名的。
甲骨文中表示“按”的意思,就是“抑”字,“抑”、“印”为同一字。
使用方法:印者,信也。(1)证明职务身份;(2)制作封泥封检。
制造方法:铸造、凿刻。
商代
目前能够见到的最早的用印印迹是殷商时期形似为“从”的印陶,距今三千多年。
目前能够见到的最早的印章是著录在于省吾先生的《双剑簃古器物图录》中安阳出土的商代三件铜玺。
春秋战国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的印章官、私皆用玺名。官玺大小不一,文用大篆,字体结构严谨,章法参差错综,以疏益疏,以密益密。
印风主要表现:官玺雄健奇逸,私玺俊秀朴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