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功能学派理论给我们的启示---以广告翻译为例
经过一学期的翻译理论与实践课的学习,我学到了不少翻译的理论知识。其中,对翻译功能学派及其理论颇感兴趣。进而就看了较多的关于这方面的书籍,包括谭载喜的《翻译学》、仲伟合的《德国的功能派翻译理论》学派的理论,该怎么做才能做好广告翻译呢?
1、以情诱之,增强译文感染力
广告应有吸引力和诱导力,使其表达符合大众品味和大众文化心理。因而,广告译文所用语言必须具有针对性,突出You-attitude,为广大消费者所喜闻乐见,让读者乐于接受。
例:LimiPeachHydratingLotion
,thepeachisrichinwaterandnutrition,Helpingmoisturizesoftandreenergizeyourskin.
译文:里美蜜桃水润柔肤液:肌肤娇嫩欲滴的秘密。香甜饱满,鲜嫩多汁的蜜桃,不但是人见人爱的水果,它蕴含的丰富水分及营养成分,更帮助肌肤恢复柔软及弹性,让肌肤如喝饱果汁一般,娇嫩动人,焕然一新。
英汉对比会发现,译文根据原文的创意,用汉语读者喜闻乐见的形式,在词句层面上作了较大变通甚至改写了原文,增强了广告感染力,渲染了该护肤液的效果,对汉语读者具有极大诱惑力,有效发挥了广告的“诱导”功能。
2、辨明差异,遵从目的语规范
由于各语言在语言体系、文化背景上的差异,像广告一类的通俗文本,其通用的文本规范早已在各自长期的语言实践中约定俗成,形成了各自读者不同的阅读心理和欣赏习惯,这种心理和习惯自然而然地制约着他们对语言刺激的注意和反应。倘若翻译时不明就里,无视这种差异,导致的结果只怕会是努力越大,与读者的差距就越大,到头来适得其反,画虎不成反类犬。
译者在提取原文信息的过程中要做到既不“乱砍滥伐”,又不斤斤于字比句次,这就要求译者对两种语言的行文风格和文体规范有着极为清醒的认识和娴熟的处理技巧。
3、避免“八股”,注意“内外有别”
许多中国厂商和供应商制作的企业介绍和宣传资料习惯于以正儿八经、温文尔雅的笔调,进行长而又花哨的描述:而西方的广告宣传则简明扼要。西方人一般不喜欢看长篇大论的产品介绍,也不会因为用词华丽、说法夸张、或者得到了外国人不熟悉的某机构授予的奖励就对你的产品产生好的印象。因而,在企业宣传资料翻译中,由于针对译语读者的宣传效果及其译语社会中的商业效益远比文字信息来得更重要,译文与原文之间的一致性要求最低。把原文内容和文字生搬硬套进译文,很可能吃力不讨好。
例:进入新的世纪中国南车集团眉山车辆厂将秉承''以人品塑造产品,用诚信改进体系,以精品占领市场,用真诚回报顾客”的方针,始终把用户的需要放在首位,竭诚为用户提供最适合其意愿的个性化产品和服务,为繁荣中国和世界轨道车辆事业而不懈努力。
译文:Whenenteringthenewcentury,MeishanRollingStockWorksisperfectlypoisedto
serveyouwithourqualityproducts,creditandintegrityonastrongcustomerfocus.
汉语广告英译“变通”如此之大,主要在于汉、英语各自的“通用文体规约”和“文化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