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
耳科学(三)
*
主要内容
周围性面瘫
侧颅底肿瘤
中耳癌,听神经瘤
耳聋的防治
*
周围性面瘫Peripheral facial paralysisP368
*
周 围 性 面 瘫
区域解剖复杂,术野狭小,暴露困难,以往侧颅底肿瘤手术开展较少,成功率低。
但随着近几年耳显微外科、颞骨影象学与导航外科等方面的进展,侧颅底手术已成为耳鼻咽喉-颅底外科的主要内容之一。
手术特点
*
典型症状主要与肿瘤侵犯区域有关
咽区——鼻阻塞,脓血涕
咽鼓管区——耳鸣,耳闷,听力下降
神经血管区——颈静脉综合征,舌下N受累
听道区——耳鸣,听力下降,耳漏,面瘫
关节区——张口困难
颞下区——下颌区麻木,头痛
*
侧颅底肿瘤手术进路
颞下窝进路:适用咽区、咽鼓管区、神经血管区的肿瘤。
中颅底进路:适用听区、关节区、颞下区的肿瘤。
*
中 耳 癌 Cancer of the Middle Ear
发病情况:少见,多原发,可继发于外耳道、耳廓或鼻咽癌;中年以上(40-60岁)。
部位:中耳和乳突区。
病因--未明,多有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病史。
病理--鳞癌为主.
*
临 床 表 现 (1)
症状:
早--中耳炎样:耳漏(脓、脓血性)、 耳闷胀、耳鸣、耳聋、眩晕 晚---痛(可早可晚),或放射(面颞枕) 侵犯症-- 前下:面N、内耳 前:颞颌关节、腮腺 上:颅内(V、VI,后组N) 下:大血管
*
临 床 表 现 (2)
检查:
耳部---外耳道深部或鼓室内:肉芽样、息肉样物,脆、触之易出血。
影像学---CT、X(颞骨颅底情况),定原发部位、破坏范围,为手术确定方案。
*
诊断要点
耳道深部、鼓室内肉芽或息肉样新生物,切除后迅速复发或触之易出血;脓性耳漏转变为脓血或血性;
持续、进行性耳深部痛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耳部体征不相称;
乳突术腔长期不愈并有顽固性肉芽生长;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突然加重或面瘫。
及时影像学检查:CT MRI 等。
及时病理学检查:确诊。
*
耳肿瘤影像学表现
*
治 疗
手术:
尽早彻底手术
术式:扩大乳突根治、颞骨部分或全切
放疗:仅作为辅助手段
*
听 神 经 瘤Acoustic Nerve Tumor
定义:原发于内听道段或桥脑小脑角处听 神经前庭支的神经鞘膜瘤细胞,发病情况: 女多于男,年龄30-50岁;
常初诊于耳、神经内、外科
耳神经外科最常见的良性肿瘤
*
发病情况
来源:前庭N(上、下支)为多,(上2/3下1/3)
极少耳蜗N或面N,单侧;部位:内耳道段多,内耳道口、底次之病理:G—球形、光滑、有完整包膜
M—Antoni A、B型,生长慢,单侧多
*
*
临床表现
特点:
单侧、进行性改变
症状从无到有,从轻到重,从内听道到生命
中枢:
耳蜗前庭—小脑—邻近颅N—颅内高压—脑干— 生命中枢。
*
临床表现
早期: 耳鸣(高调、不稳)、耳聋---蜗N 头晕,走路不稳,眩晕---前庭N 耳痛、耳道后壁麻木---中间、面N中晚期:桥小脑角---V:面麻、角膜反射消失 VII:涎腺、泪腺、味觉、半面痉挛、瘫痪 小脑-------共济失调、眼震 压迫大脑导水管:CSF回流障碍--颅内高压
*
临床表现
肿瘤生长阶段可引起相应的临床表现
耳鸣和耳聋
眩晕
面神经受侵症状
感觉改变
三叉神经分布区疼痛、麻木感
*
临床表现
根据肿瘤大小侵犯不同部位产生相应症状
*
临床表现
步态不稳,眼震
头痛伴恶心、呕吐
表现为脑干生命中枢衰竭
三叉神经
听神经瘤
脑干
小脑
*
检 查(耳神经学)
听力学纯音测听--高频陡降的感音神经聋,听疲劳 声阻抗---镫骨肌反射消失或阈值升,鼓室功能曲线好听性脑干诱发电位--潜伏期变化,I波在,V波消失 耳蜗电图 ,耳声发射
前庭功能: 诱发T(眼震电图和温度T)、
平衡T
NS检查:V、VII、VIII及后组颅N受累。CSF--蛋白升
影像学:X平片、CT、MRI
*
听力学检查
纯音-感音神经性聋
ABR:Ⅴ波波幅变小,Ⅰ波存在而Ⅴ波消失,Ⅰ-Ⅴ间期延长
OAE、 声阻抗
前庭功能检查
神经系统检查
影像学检查
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