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第四章湿式除尘器
湿式除尘器是用水或其他液体与含尘气体互相接触实现分离捕 集粉尘粒子的装置。它是基于含尘气体与液体接触。借助于惯性碰撞、 扩散等机理,将粉尘予以捕集。这种方法简单、有效,因而在实际中 得到相当广泛的应用。
湿式除尘器与其、文丘里洗涤器和机械诱导喷雾洗涤器 等。液膜洗涤类主要靠惯性力、离心力等作用使粉尘撞击到水膜上而 被捕集,包括旋风水膜除尘器、填料塔洗涤器等。液层洗涤器 (如泡
沫除尘器)中含尘气体分散成气泡与水接触,主要作用因素有惯性、 重力和扩散等。
.按不同结构形式分类
根据湿式除尘器的结构形式不同,分压力水式洗涤除尘器、填料 塔洗涤除尘器、贮水式冲击水浴除尘器和机械回转式洗涤除尘器。
四、常见湿式除尘器的构造和特点
.重力喷雾洗涤器
重力喷雾洗涤器是湿式除尘器中最简单的一种,也称喷雾塔或洗 涤塔。它是一种空塔,如图所示,当含尘气体通过喷淋液体所形成的 液滴空间时,因尘粒和液滴之间发生碰撞、拦截和凝聚等作用,使较 大较重的尘粒靠重力作用沉降下来,与洗涤液一起从塔底部排走。为 保证塔内气流分布均匀,常用孔板型分布板或填料床。若断面气流速 度较高,则需在塔顶部设除雾器。
喷雾塔的压力损失小,一般小于 250Pa。喷雾塔对小于10区m尘 粒的捕集效率较低,工业上常用于净化大于50 wm的尘粒,而很少用 于脱除气态污染物。喷雾塔常与高效洗涤器联用,起预净化和降温、 加湿等作用。喷雾塔的特点是结构简单,压损小,操作稳定方便。但 设备庞大,效率低,耗水量及占地面积均较大。
.旋风水膜除尘器
采用喷雾或其他方式,使旋风除尘器的内壁上形成一薄层水膜, 可以有效地防止粉尘在器壁上的反弹、 冲刷而引起的二次扬尘,从而 大大提高旋风除尘器的除尘效率。这类除尘器适于净化大于 5区m的
粉尘。在净化亚微米范围的粉尘时,常将其串接在文丘里洗涤器之后, 作为凝聚水滴的脱水器。也常用于吸收某些气体,这时洗涤液往往不 单纯是水。旋风水膜除尘器除尘效率一般可达 90%以上,压力损失
~1kPa,特别适用于气体量大和含尘浓度高的场合。
常用的旋风水膜除尘器有以下几种:
立式旋风水膜除尘器
这种除尘器的结构形式很多。从进气方式来说,可以采用切线进 口,也可以从中心进气通过导流叶片而获得旋转运动。 从喷水方式来 说,可以有四周喷雾、中心喷雾或上部周边淋水等方式。
图9-40所示为立式旋风水膜除尘器的一种(CLS型除尘器)。喷 嘴设在筒体上部,由切向将水雾喷向器壁,使筒体内壁始终覆盖一层 往下流动的很薄的水膜。含尘气体由筒体下部切向引入器内, 旋转上 升,由于离心力作用而分离下来的粉尘,甩向器壁,被水膜层所吸收, 然后随污水经排污口排出。净化后的气体由筒体上部排出。 净化效率 可达90%以上。按除尘器规格不同,设有 3~6个喷嘴,喷水压力为 30~~ 浓度为2g/m3,浓度大时应在其前增设一级预除尘器,以降低入口含 尘浓度。为了防止除尘器在运行中带水,有的在其上部设挡水圈。
图9-41为中央喷水管喷雾的旋风水膜除尘器。 含尘空气由下部 切线方向送入,水雾进入气流后在旋转气流作用下也作旋转运动, 然
后被甩向器壁,并在器壁上形成水膜。主要除尘机制包括中心区水滴 的碰撞、离心力和水膜粘附作用等。操作控制靠人口管上的导流调节 板来调节入口速度和压损,进一步控制靠调节喷雾压力来实现。 人口 速度通常在
15mzs以上,断面速度一般为 〜,压损为 ,〜。对各种粉尘的净化效率一般 可达95%〜98%。用于吸收锅炉烟气中的二氧化硫,使用弱碱溶液作 洗涤液时,吸收率在94%以上。
卧式旋风水膜除尘器
这种除尘器也称为水鼓除尘器、 旋筒式水膜除尘器等,具结构如 图9—42所示,它由内筒、外筒、螺旋型导流板、集尘水箱和供排水 装置等组成。内、外筒间设有螺旋型导流板。使除尘器形成一个螺旋 形气体通道。主要除尘机制包括高速气流对水面的冲击、 水滴与尘粒
的惯性碰撞、旋转气流的离心力和甩向外筒形成水膜的粘附作用等。 对各种粉尘的净化效率一般在 90%以上,有的高达98%。
实验表明,保持效率高和压损低的关键在于各圈形成完整和强度 均匀的水膜。这主要靠在各圈内保持合适的螺旋通道高度和通道断面 上的气流速度。通过除尘器的气量和连续供水量是决定效率和压损的 两个因素。当连续供水量不变时,增大气量,会使平衡水位下降,除 尘效率降低,压损升高。在气量一定时,若加大供水量,则水位升高, 通道高度变小,水膜变强烈,使除尘效率和压损皆提高。据实验资料,
通道高度的合适范围为 100〜150mm通道内平均气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