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 10 -
选煤厂技术检查工程及目的
一、选煤厂技术检查的概念
选煤厂技术检查是借助采样、制样、化验、测定等试验设备和手段对选煤生产、销售等过程进展调查争辩的工作。通过对所获得的资料和数据的分析去觉察问题。
二、选煤厂技术上浮物灰分测定;浮选入料、精煤、尾煤班积存样做灰分测定。
日检查
- 10 -
用加权平均或算术平均方法计算入选原料煤、洗选最终产品和中间产物的灰分;洗水、
沉淀池溢流的固体含量;浮选入料和尾煤的固体含量;浮选或煤泥分选机入料、精煤、尾煤的灰分。
月检查〔月综合〕
计算入厂原煤的灰分、原煤或各产品分粒度级的灰分、各粒度级分密度级的灰分等。
原料煤做全密度级浮沉〔密度为 、、、、、〕,分选密度左右的浮沉级别为 kg/L。对产品则可适当简化,用两个或三个密度级即可,其中一个密度级为精煤的分选密度,。每季或半年应做一次全级浮沉。
浮选和煤泥分选机原料、精煤、尾煤都应做筛分试验。当浮选入料发生明显变化时或消灭尾煤灰分过低时,应准时做分步释放浮选试验。
入选原料煤和最终精煤中小于 级按 GB/T 477-2022 做筛分试验;中煤和矸石中小 级每半年做一次筛分试验。入选原料煤中小于 级〔包括自然级和浮沉煤泥〕 按 GB/T 478-2022 做浮沉试验。
每季测定并计算最终精煤的数量和质量指标及其构成,测出主选、粉精煤、浮选精煤等占最终精煤的百分比和灰分。
由日检查结果用算术平均法算出洗水和煤泥沉淀池溢流水的固体含量。5〕检查目的
对选精煤和浮选入料、精煤、尾煤,每小时要测一次快灰,目的是为了严格把握中间产品的质量,以保证最终精煤符合要求。有了浮选的三个快灰指标,再协作对浮选入料, 尾煤的浓度和用药量测定指导浮选司机操作。
- 10 -
对入选原料煤,主、再选精煤、中煤、洗矸分别 2-8h 和 15-30min 测一次快浮。
目的是准时指导洗煤司机正确操作。依据快浮和快灰结果,分析产品污染和损失状况。精煤快浮指标可预估洗精煤的灰分;用中煤快浮指标估量精煤在中煤产品中确实定损失和矸石对中煤的污染;洗矸快浮指标估量矸石的排解量〔一般应占原料煤含矸量的以上〕和精煤、中煤在洗矸中的损失。
洗水浓度应依据需要进展抽查〔一般是每小时测定一次〕。对跳汰洗煤厂来说,洗水浓度的跳汰机操作的一个重要指标,把握洗水浓度的变化,一方面可以了解细粒煤泥在循环水中的积存状况;另一方面,洗水浓度增高将会使细粒煤的分选效果变坏,因此,应实行使细泥进出平衡的措施,对跳汰机操作进展适当调整,使细粒煤泥进出平衡。
悬浮液的密度一般都用仪器连续测定。重介选煤厂必需经常〔或连续〕测定重介质分选机的工作介质〔合格介质〕,稀介质和浓介质的密度,以便依据这些指标调整重介质选煤操作条件,生产出合格的产品。另外,重介质系统添加的磁铁矿粉要计量,以了解重介质选煤生产的介质消耗。
浓缩设备的入料、溢流和底流;浮选入料和尾煤水都应按要求测定浓度。依据以上浓度,推断煤泥水处理系统的运行状况。
最终精煤在装仓前实行试样做快灰测定,推测精煤的灰分,以保证销精煤质量合格和稳定。
〔二〕商品煤的数、质量检查及其指标1、商品煤的数、质量检查
为了保证选煤厂发运的商品煤批批合格,与用户正确结算煤价,必需加强商品煤的质量检查。把握销售煤数量和质量。销售煤灰分、水分、发热量、计量是与用户结算的依据。
- 10 -
商品煤必需在采样的同时计量,计量的结果作为商品煤计算产量的根底;质量检查的结
果作为供销双方的结算依据。对商品煤质量检查的主要内容有:
发运的煤炭必需符合用户订货的要求,其中包括产品的灰分、硫分、水分、发热量、挥发分、粒度等各种质量等级指标均应符合规定。
未经质量检查的商品煤不得向外发运。
要发运的产品,不许装入不符合要求的运输工具。2、商品煤质量指标
商品煤质量指标的遵循《煤炭质量数量治理规程》的有关规定和坚持数量质量统一的原则而编制、计算的。商品煤数量,是指企业出售的各种煤炭的数量〔包括自用煤和地销煤〕;商品煤质量,是依据国际规定采样测定计算的。凡商品煤都应计算质量指标。全月商品煤质量指标为每批商品煤质量指标的加权平均值。各项质量指标的计算如下:
商品煤灰分
通常是在煤流中或火车上采样,一般按煤种以 1000t 作为一批,测定灰分进展计算。其计算公式如下:
å
商品煤灰分〔%〕= å〔每批采样的灰分´ 所代表的商品煤量〕´100%
每批采样所代表的商品煤量
= 商品煤灰重量 ´100%
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