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老人跌倒:扶还是不扶?
是什么让我们不敢扶跌倒的老人
似乎最近我国是多事之秋,一个月四五起灭门案让我们惶惶不已,而老人倒下该不该扶,又让我们欲扶还忍。于是在扶还是不扶的思想斗争中,老人自己起来,升天去了。
 9月2日上午,湖北省武汉市,88岁的李大爷在离家不到100米的菜场门口迎面摔倒后,围观者无人敢上前扶他一把。一个半小时后才被送医院救治,李大爷终因鼻血堵塞呼吸道窒息死亡。
 据楚天都市报报道,该报记者赶到事发地知音西村菜场门口时,现场只剩下一小袋香蕉和一小摊血迹。卖莲蓬的易某称,那是李大爷留下的。
 易某目击了事发全过程,她回忆,李大爷是清晨7点半左右在菜场门口跌倒的,面朝下摔在地上,他想站起来,但力气不够。附近的摊贩称,李大爷躺在地上一个小时,围观的人越来越多,但是没人敢上前扶一把。直到老人的家人获悉后,才送往医院救治,但老人终因呼吸道窒息死亡。
 据众多摊贩的说法,李大爷摔倒后,面朝下躺在菜市口近一个小时,这期间来往者众多,但大家仅仅是围观,却无人敢扶他一把。直到8点20分左右,李大爷的老伴和儿子赶到现场才将他扶起,8点40分左右120救护车赶到时,李大爷已摔倒了近一个半小时,他的呼吸道已被鼻血堵死。
李大爷的老伴周老太悲愤地称,她家离事发地不到100米,但直到8点才有一个好心的邻居来通知她,“如果当时有人扶他一把,或者帮他转个身,他也许就不会窒息而死!”
 
事发当天上午10点多,李大爷的儿子、女儿、女婿均赶到了汉阳医院,他们对自己父亲突然死亡感到难以理解,“难道现在老人倒地后,就真的没人敢扶了吗?难道助人为乐的美德就这样丢失了吗?”
 
其实那么多人选择不扶其实也是出于无奈,因为大家都害怕又是一起讹诈事件呀。
 
看到一名年迈的老人倒地受伤,他将车停稳后,下车将老人扶起。这对南通汽运集团飞鹤快客公司驾驶员殷红彬来说,不过是一次普通的善意之举。而这样的好事却一度让他很郁闷,因为将老太扶起后,自己竟被人误认为是肇事者,还惊动了公安。好在车内有监控录像,将他整个救人过程记录了下来,还了自己清白。
再往前一件案件,更是让我们面对老人的倒下到底是该扶还是不扶——
2009年10月21日上午,天津市红桥区警方接到交通事故报警后,赶往位于红旗路的现场,将驾驶蓝色轿车的车主许云鹤带往交警支队做笔录,另一方事主王秀芝老太因受伤,被送往天津市人民医院治疗。事后,由于当事人说法不一,许云鹤称自己并未撞倒老太,而王老太主张自己被撞才受伤,双方闹上法庭。一审天津红桥区法院判许云鹤负事故40%责任,。剩余的60%责任由违规横穿马路的王秀芝承担。由于对一审判决不服,许云鹤上诉至天津一中院。
  到上个月,这个案件二审在天津市第一中级法院开庭,对案件事实部分进行了审理。上诉人许云鹤主张撤销一审判决,驳回全部指控,而被上诉人王老太一方则要求驳回上诉,维持原判。双方代理人当庭发表了代理意见。法官询问了双方当事人事实情况后宣布休庭,将择日开庭,由双方提交证据并当庭质证。
各位请看,扶人倒变成了撞人,而且一告起来就是两年多,这样的见义勇为之事,谁敢去做?
 
更可恶的是,有一些老人身体虽老,心思却是很活跃,趁着摔倒被别人扶起的同时,往往会伙同家人一起狠狠地敲诈见义勇为者;还有就是有一些老人患了重病突然摔倒,一般情况下,是不能动老人的,但是曾经有一起事件就是因为扶起吐血中的老人致死,结果成了被告,见义勇为不成,倒成了罪犯了。
 
老人老了,走路久了难免会有摔倒的时候,按照我国儒家思想的影响,我们一般都会去扶的,但是“许云鹤、王老太交通纠纷案”以及一系列见老勇扶不讨好的事件曝光后,我们都只能围观了。
 
但是可爱的我们在面对倒下的老人时,内心总是摇摆不定的,因为我们内心深处还是有“孝”字的存在,还有“仁义道德”存在。然而,好心没好报多了,我们的“孝”字就变成了“笑”字,“仁义道德”变成了“任意讹诈”。
 
因此,面对老人家的摔倒,对于扶还是不扶,的确是个困扰我们的一个大问题。
面对摔倒的老人,我们没理由不扶一把
面对老人的摔倒古往以来的传统美德让所见之人伸出一双手将老人扶起,这无可非议。可谁能想到,回报的不是感激而是诬陷勒索。中国有句口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好榜样如此,坏榜样也是如此。面对摔倒的老人,从网友的回贴中看到,大家还是想管的,只是怕碰到“南京老太”这样反打一钯的恶人,但还是要采用电话报警请专业人员护理。由此可见我们国家助人为乐的传统美德在与扬恶抑善,人心扭曲,,善良本性由于缺乏社会保障而低头于那些诬告好人的老人内心的邪恶。面对摔倒的老人,我们不敢伸出援助之手,这是多么的可悲的社会现象。如此老人摔倒不敢扶起,这种风气是“南京老太”造成的,更是混账法官王浩乱判葫芦案带来的负面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