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
文档名称:

美学散步读书笔记摘抄.docx

格式:docx   大小:19KB   页数:1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美学散步读书笔记摘抄.docx

上传人:sunhongz2 2022/7/28 文件大小:1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美学散步读书笔记摘抄.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美学散步读书笔记摘抄
篇一:《美学散步》读书笔记
《美学散步》之读书笔记
任何一个爱美的中国人,任何一个热爱中国艺术的人,都应该读这部书
《美学散步》。 在现代中国美学史上,有两位泰山北斗式的人物,朱光潜与宗 白华。两人年岁相仿,给人的感觉又是增添或模糊了画面原先并不具有的意味。 也
就是说,这首诗既是一种阐释和理解,又是一种再创作。不同的诗人可能因对这 幅画有不同的体会而写出不同的诗句,不同的画家也会对此诗有不同的体会而画 出不同的画来一新创作的画又会表现出新的意境, 由此诗配画,画配诗,延绵不
绝。这也可以说明诗与画并不是一回事,却是可以圆满结合,”相互交流交浸”, 以至交融完满的。
.关于“美从何处寻”
世界对于个人来说就是一个对象化了的世界, 每个人都有一个或无数个世界 —没有两个人的思维是相同的,因而对于世界的印象也是不同的, 于是,每个人 都有自己的世界。《美丽心灵》中的纳什就活在自己的心灵世界中。这可能是唯 心主义,然而人确是凭自己的感觉去认知世界的。
许多个夜晚在《东风破》(流行歌曲周杰伦作曲)的旋律里入睡,悠扬的二 胡声每每将我带入未知的又似曾相识的世界, 引动无尽的夹杂着哀愁与温暖的回 忆与追思。”一个造出新节奏的人,就是一个拓展了我们的情感并使它更为高明 的人” (18页)如果一首新歌的新曲也算新节奏,那作曲家就是“高明的人”。 这种新节奏也得符合人的审美心理-至少是部分人。没有人的心绪和思维是相同 的,同一个人在不同的“刹那”的心绪和思维也是不同的, 那么就有无数的“新
节奏”等着人们去创造,去发现,来满足这无数的心绪和思维,以应和它的节奏, 引起它的共鸣和感触。这种共鸣和感触很多时候是由“回忆”引起的。 当节奏与 某一时候的心境相吻合,回忆便复苏,人便彷佛进入未知的又似曾相识的世界。
“我们一般地能够较为容易地生动地回忆‘动作‘,超过单纯的形式或色彩,所 以魅惑力较之‘美’在同等的比例中对我们的作用要更强烈些。” (10页)那
么对于音乐的“节奏”的“回忆”效果也说明了 “节奏”所具有的“魅惑力” 不亚于文学和绘画,甚至超过它们的影响力。人的心灵是一个多么奇妙的世界。
关于“美从何处寻",我认为“美感”是人的心理现象。当我们说某样事物 是“美”的时候,其实是将自己的心理感受对象化到事物上去了,也就是“移
情”,进而以为“美”是事物本身具有的属性了。 事物是否“美”,取决于它在
人心里引起的感受,没有绝对相同的感受,也就没有绝对相同的“美”和“美 感”。
事物(世界)是存在着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存在于每个人的主观世界 里的对外在世界的印象并不一定是真实的东西,但它存在于心理世界中,是
“美”所由产生的主观(心理)基础。而真实的事物(有形或无形,可感或不可 感)-没有任何人为色彩的-存在于客观世界之中, 它构成我们感知“美”的客 观(物质)基础。“美感”(心理感受)存在于人的心理世界中。
.关于“论文艺的空灵与充实”
宗白华认为“美感的养成在于能空, 对物象造成距离。”强调“隔”在美感 上的重要,这大概就是所谓“距离美”。朦朦胧胧隐隐约约,雾里看花水中望月, 确能产生独特的意境,引人遐想万千。这是空间上的“隔”。至于时间上的
“隔”,我想起曾看过的一篇文章,讲印度人约会非常散漫,极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