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1
文档名称: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ppt

格式:ppt   大小:1,918KB   页数:8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ppt

上传人:小可爱 2022/7/28 文件大小:1.87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
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的教育奋斗目标及 其背景
邓小平同志的战略谋划:
第一步:GNP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温饱问题;
第二步:20世纪末GNP再翻一番,达到小发展战略的宏观背景关键词 改革·开放·现代化 科教兴国·创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终身教育·学习型社会·人的全面发展
二、新世纪重要战略机 遇期的高等教育发 展与创新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还指出,

——大力发展教育和科学事业。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必须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坚持教育创新,深化教育改革,优化教育结构,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提高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师德和业务水平。
——继续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加强职业教育和培训,发展继续教育,构建终身教育体系。
——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和对农村教育的支持,鼓励社会力量办学。完善国家资助贫困学生的政策和制度。
20世纪与教育理念有关的三次革命
1、终身教育、终身学习、学习型社会
(理念、实验、政策、制度、法律、国际化……)

2、新信息技术革命(NICT)
(时间、空间、人群、需求、进度、选择……)
3、经济全球化下的WTO教育服务贸易
(政府、学校、社会、服务、消费、投资……)
传统国民教育体系与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基本因素比较
传统国民教育体系
产生基础 主要特征 适应范畴
工业革命 体系单一 重视一次性教育的发展
西方近代民族国家形成 以三级教育为主 适应职业生活的需要
资本主义政治体制确立 正规教育为主 关注人的单一发展要求
强调统一标准和规格
重视精英教育
教育机会不均等
各级各类教育互不衔接
重学位文凭和资格证书
现代国民教育体系
工业现代化 体系完整、结构合理 重视人的终身学习需求
知识型社会初期 机会公平,区域均衡 适应社会生活多方面需要
民主社会的发展 各级各类教育相互衔接 关注人的发展多样性
正规与非正规教育相互沟通
学历本位与能力本位并重
学校教育与社区教育结合
终身学习
体系中的
学校教育
结构
企业教育
网络教育
社区教育
社会教育
广播电视大学系统
Radio-TV University
中国教育科研网
CERNET
中国教育电视台
CETV
省级网
Provincial
Network
网络大学
Network
University
高等学校
中小学
社区
地区网
Local Network
or Station
教育电视节目
CETV Program
高速主干网
High-speed
Main Network
其他信息化手段
教育信息化和教育跨越式发展
1990、2019和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