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前言
马铃薯作物因其具有耐旱、耐寒、耐瘠薄、适应性广、块茎营养丰富且利用价值高的特点而被广泛种植。近几年来,马铃薯专用品种的生产和加工,使马铃薯种植成为了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益的朝阳产业。农场化、规模化、机械化种植马铃薯更需要先进的种植技术、科学的栽培管理措施以及有效的病虫害防治方案。现结合马铃薯生理特性,在总结马铃薯种植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就品种选择、肥料使用、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方案以及合理有效选择药剂等方面作一下介绍,供广大马铃薯种植和加工的朋友参考。
一、播前准备
选择交通便利,地势平坦,排灌方便,土层深厚,肥力中上的壤土或沙壤土。土壤以中性和微酸性为好,尽量避免碱性地块。前茬要求没有种过马铃薯、茄子、辣椒等茄科作物。当季要远离茄科作物和开黄花的作物(如:油菜、葵花、瓜类等),隔离在500米以上。马铃薯种植前要对土地深翻30—35cm,并耱碎耙平,达到细、匀、松、绵,创造肥厚疏松的土壤条件,为马铃薯健康生长提供基础保障。
1、选地
2、选种
选对了好的品种就获得了丰收的一半,选择马铃薯种植品种要注意以下原则。
(1)多方收集信息,根据市场容量、预期价格、消费状况以及采购订单等因素选择市场适销对路的加工品种或是鲜食品种。
(2)根据本地区的气候条件和地理条件选择适宜的早、中或晚熟品种;引种的新品种可在当地小面积试种成功后再大面积推广种植。
(3)如果种植设备、技术和销售条件较好,可选择食用或加工的专用品种(如:夏波蒂、大西洋等)。
(4)选用正规科研院所或育种单位生产的级别较高的合格脱毒种薯。
3、选肥
马铃薯是高产喜肥作物,科学合理的施肥是马铃薯优质高产的关键措施之一。
(1)施肥原则:根据马铃薯需肥规律,土壤养分供应状况和肥料特点及当季利用率,确定相应的肥料品种、施肥量和施肥方法,按照农家肥和化肥结合,底肥和追肥结合,复合肥和单质肥结合,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结合的原则,实行平衡施肥。
(2)施肥量的确定:据测算,生产1000公斤马铃薯块茎需纯氮5公斤,磷素2公斤,钾素11公斤。按此标准比例和目标产量进行测土施肥确定施肥量。
施肥量=(目标产量×每生产1公斤块茎需肥量-土壤提供的养分含量)/肥料有效养分含量百分比/肥料有效养分当年利用率。一般情况下,肥料有效养分当年利用率氮为40%、磷为30%、钾为45%。如没有测土条件,可参照每667平方米施纯氮20一25公斤,纯磷1 5—20公斤,纯钾30一35公斤,硫酸镁3—5公斤,硫酸锌1—2公斤,—1公斤。
(3)施肥方法:在施肥技术上应重施底肥,追施蕾肥。播种前将全部的磷肥和微肥,2/3的氮肥和钾肥用施肥播种机沟施或施肥机抛施后及时耙地;预留的1/3的氮肥和钾肥在马铃薯现蕾前一次追施。生长中后期,根据马铃薯生长情况决定是否追施或叶面喷施磷钾肥和微量元素肥料,后期一般不再追施氮肥。
二、播种
(1)在选用脱毒种薯的基础上,要对种薯进行精选。选择具有本品种特征,薯块端庄整齐,无病虫害、无冻伤,薯皮光滑、细嫩、色泽鲜艳的幼嫩薯做种薯淘汰病烂、有伤、裂口、疮疤、畸形、表皮粗糙龟裂、皮色老化暗淡的薯块。
(2)种薯切块在催芽前或播种前2—3天进行。推荐芽块大小40—50克为宜,
1、种薯处理
过小因茎数减少而减产,过大会增加种薯成本芽块要切成立块,每块必保一个芽,最好2—3个芽眼,芽眼部位尽量靠近芽块中央部位;切刀要用75%%高锰酸钾浸液消毒,每切一个薯块消毒切刀一次,防止马铃薯病害通过切刀交叉传染。
(3)为防治薯块带菌引起病害发生,切好的薯块应立即进行拌种,用72%的克露5公斤十70%甲基托布津(或50%多菌灵)5公斤+100公斤滑石粉,拌10000公斤种薯块,拌好的薯块切面干燥后即可播种。
2、播种时间
土壤10cm地温达到8℃以上时为播种适期,北方一作区一般在4月底—5月初。
3、播种深度
地面以下6—8cm,沙壤土可深些,粘土宜浅些。
4、播种密度
合理的种植密度是控制马铃薯块茎大小和获得马铃薯优质高产的有效措施。种植密度可根据土地养分状况、品种特性、市场要求确定。炸条品种(如夏波蒂)需要尽可能大的薯块,需稀植,一般667平方米3800株左右,行距90cm,株距20cm;炸片品种(如大西洋)需要中等大的薯块,需密植,一般667平方米5000株,行距90cm。株距15cm;其他菜用或全粉加工品种种植密度每667平方米4300-4500株,行距90cm,株距17-18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