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7
文档名称:

马铃薯种植技术课件.ppt

格式:ppt   大小:8,331KB   页数:8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马铃薯种植技术课件.ppt

上传人:sunhongz2 2020/8/7 文件大小:8.14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马铃薯种植技术课件.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一、马铃薯基础知识1(一)、马铃薯的起源和栽培历史?马铃薯起源于南美洲安第斯山,一万年前印地安人驯化栽培。在明朝万历年(1573年)马铃薯传入中国。全国广泛栽培作物,尤其是中国西部地区的重要作物。2005年全国栽培面积6895?万亩,总产7220万吨,平均单产1047千?克/亩。?吴其濬(1848)《植物名实图考》中我国马铃薯的第一张素描图。2(二)、马铃薯的分类?马铃薯的分类:属茄科茄属植物。?马铃薯以形态、结薯习性和其他特征区分和归类,有8个栽培种和154个野生种。集合相近的种作为系,相近的系作为组,相近的组作为属,又根据需要在组下面设亚组。根据霍克斯的分类,属、组、亚组以及系之间的关系如表2-1(见表2-1)。其中栽培种有8个种,均属于马铃薯系(TuberosaRydb),含二倍体,三倍体,四倍体和五倍体。其中三倍体和五倍体是不孕的,仅靠无性繁殖繁衍后代。马铃薯的8个栽培种包括:?()是最早栽培的二倍体种。?(),为二倍体种。?(S.╳),为二倍体种。?(),为二倍体种。?(S.╳),是三倍体。?(S.╳juzepczukiiBuk)是三倍体。?()含两个亚种,均为四倍体:?(1)安第斯亚种(()Hawkes)?(2)马铃薯亚种()是马铃薯中最重要的一个。?(S.╳),是五倍体。?现已被发现的野生马铃薯共156个,分属于18个系,其中仅马铃薯系(TuberosaRydb)兼含有野生种和栽培种。?3马铃薯属多倍性作物,染色体基数n=12,有二倍体(2n=24)、三倍体(2n=36)、四倍(2n=48)、五倍体(2n=60)和六倍体(2n=72)。根据霍克斯的研究,在所有能结块茎的“种”中约有74%为二倍体,%,其它倍性的“种”所占比例很少,%、%、%、%“种”的倍性分布3x4x5x6x其它2x马铃薯栽培种:马铃薯栽培种,包括原始栽培种,均产于南美,其中只有普通栽培种(),即普通栽培种亚种在世界各国广泛栽培。1、四倍体栽培种(1)普通栽培种()世界广泛栽培的主要栽培品种。(2)安第斯亚种()极易与普通栽培种杂交。(3)新型栽培种(Neo-tuberosum)这个栽培种不是自然存在的种,是利用轮回选择自安第斯亚种中选育出适应长日照,变异性广泛的新类型。2、二倍体栽培种(1)富利亚薯()(2)窄刀薯()3、五倍体栽培种:短叶薯()马铃薯野生种:马铃薯野生种的分布局限于美洲大陆。马铃薯野生种除少数六倍体和四倍体外,大多数为二倍体。在马铃薯育种中常用的野生种有落果薯()、匍枝薯()、无茎薯()、恰柯薯()、芽叶薯()、小拱薯()、球栗薯()和腺毛薯()等。马铃薯“种”的倍性分布4(三)、马铃薯的形态特征马铃薯的植物学形态特征包括根:须根系茎(地上茎、匍匐茎、块茎)叶:奇数羽状复叶花:单歧聚伞花序果实:浆果种子:扁平或卵圆形细小种子块茎花地上茎匍匐茎叶5根:马铃薯的根为系根系。马铃薯栽培多用块茎作播种材料,当块茎萌发时,在幼芽基部靠芽眼处密集的3-4节节部发根,这部分根称为初生根,初生根分枝力很强,是主要吸收根系。随后在地下茎根处的匍匐茎周围发根,每节3-4条,称为后生根。生长早期根系的发展限于土壤表层,向水平方向扩张,横向生长30-60厘米后,转向垂直生长,一般向下伸长的深度不超过70厘米,生长后期少数根系可以达1米以下的土层。根系分布的深度、广度因品种和栽培条件而异,早熟品种根系分布范围小,中、晚熟品种则大。土层松软和营养条件好,根系分布范围大,反之,则小。土质疏松根深土质坚硬根浅水分过多根氧6地上茎:即主茎,草质多汁,呈绿色间有紫色,有少数茸毛。早熟品种高40-70厘米,中、晚熟品种高80-120厘米。植株有直立、匍匐和半